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你好!即使是古代的聖賢君子,他們也常常在犯錯,顏回則是德性比較好,他不二過,發現就改過。但也不表示他別的過錯還不會犯,那何況我們是個常人,對不對!

犯錯不值得一提了,每個人都犯錯,重點是,君子犯錯之後知道悔改,而且去承認錯誤,去跟人家道歉。當我們的朋友犯了錯,會誠心的跟我們說對不起,我們也會很欣然的接受。

所以你說會被別人看不起嗎?你只要肯認錯,誰會看不起你。並且,我覺得你的問題裡面透露著一個訊息,你太過於好名。名譽有這麼重要嗎?名譽是跟著實質走的,如果你空有名譽,你沒有實質,就徹徹底底是個虛偽的人了,不是這樣嗎!我還是奉勸你唷,不要管名譽,你把自己做得堂堂正正。

張講師答:

只要方向是對的,只要你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內心,而不斷地對它觀照,假以時日,心性就會越來越光明。這個事情就像種一棵樹一樣啊,一個種子才剛種到地上,怎麼三天不發芽呢?怎麼五天不發芽呢?為什麼一個月還這麼小呢?你老是問這些問題,你踏踏實實的去吸收陽光空氣水,你要的是時間,不能夠急功好利。

張講師答:

你好!當然有欲望的時候都是精氣神特別好的時候,狀態越好呢,身體的氣血越昂揚。然而這個氣血僅僅就是一個昂揚,就如說一個十歲的小孩子、十三歲的小孩,氣血昂揚的時候他所想到的呢都是運動,爬山,整天都在動,就是因為這個精氣神非常昂揚。

但是呢,這個社會的污染、年紀漸大的時候呢,當氣血昂揚所想到的呢最後就僅僅只剩下性欲這件事情。實際上這也是一個誤導,當然能量可以用在這方面,但是還可以用到很多方面,比如說戶外活動,儘量往光明的地方戶外活動去,去鍛煉自己,這第一個。

第二個靜坐、站樁,他會把精化成氣,會讓你更神清氣爽,這對以後的觀照,怎麼樣把心中的濁音降下來呢有很大幫助,對於以後呢要粹煉法身也很有幫助。那如果呢,氣血一昂揚就想到這個性欲,然後就把它給發洩掉,那任你練再怎麼久,想要修性立命,那是門都沒有的事情啊!

張講師答:

你好,學一門學問,再怎麼好的學問也要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經濟能力可以承擔的我們去參加,不能承擔的我們就不要參加。

黃庭禪在一般的心靈課程裡面算是比較便宜的,有些學生跟我們申請他經濟能力難已負擔,我們一般二話不說就會給減半,甚至還有免費的都有,只有學生或特別貧困的人,我們才會給他優待。

但是我們做課程在飯店裡面辦,場地、飲食都要錢,沒有辦法給他優惠,吃住是自己要出的,如果覺得這樣還沒辦法承擔,我們也愛莫能助了。你就要考慮你的能力,什麼學問是適合你的。

黃庭禪在網路上也講了很多精髓,你在我們的網路和官網上也有很多文章,很多的道理,網路上也有很多的影片,這些你隨時都可以拿的到,經濟能力真的不許可,你就在網路上做一些功課,對你也有幫助的。

張講師答:

簡單的說,就是您的八字、運勢、氣稟比較容易產生負面的攀附,不過這畢竟也是在氣血攀附才產生的。那怎麼樣可以解除呢?就是把氣血當能量看,一點都不讓它有分別好惡的意思在,你就可以解脫它的束縛。

這樣的功夫把它濃縮到最簡單,就是我們「寬兩秒·心自在」的這個觀照的功夫。把學問話講的再具體一點,那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不論怎麼說都是一樣的學問,只要好好的存養,存養久了,心地就會越來越光明,這個事情也不用急,就是慢慢的觀照、慢慢的存養。

張講師答:

我不知道您哪裡聽來的,我沒有說要到公共場所唸出來。

執行一個學問就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明明講的是中規中矩的,當人一多,當流傳過幾代之後,就越走越畸形、越偏差,自己給自己暗示,自己默念「成人成己」,而後開始做成人成己的事,這樣就可以了。

張講師答:

當然辦一件事情就希望 有意義的事情就希望更多的人參加,當然多人參加我們就很開心,只有開心是什麼呢?第一是我們開心地看到大家很熱忱地參加一個好的事情,或者看到大家要立志,要上進,就很開心;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我辦一個活動,他們都響應,所以我開心。

這也固無不可,但難免會有好名的成分在裡面,那你說我辦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大家都參加我不該開心嗎?你應該開心,但是你要知道你為什麼開心,把裡面的藏汙納垢要把它看清楚,要讓他非常的單純。

說人少的時候就很低沉,為什麼低沉,因為他們不回應我所以低沉,還是因為好可惜,這麼精彩的、這麼有益的為什麼你們不能來?為什麼這麼好的文化大家視而不見?因而有點低沉,這是可以的。

但是低沉的過程中,這個低沉能不能以你的能量觀,就是看著它的實相,就是不分別取捨,行不行?這才是重點。

人是有情動物,難免都會開心,會低沉,會喜、會怒,這都沒有什麼不可以的,重點是我們內在有沒有藏汙納垢,我們這個喜怒之間有沒有藏汙納垢,那麼你的怒是因為你的名譽受損,還是你的財富受損?還是像武王一怒安天下,闊然大公,這個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知道了,所以叫做良知嘛,你一定知道,但是能不能致良知呢?把錯的不要做,把對的做出來,就是致良知。

張講師答:

心中的氣想要立志做個善事,向上就有一股剛正的氣,這個叫做“浩然之氣”。然後你一開始又害怕突然就退縮了,那個叫做“陰私滿腔”。一般人都是這樣,並不是全然沒有浩然之正氣也不是全然立不了志,就是立志根本就不長,一下子又被私欲滿腔給打垮,這就是所謂的反復了。

你說氣剛正的時候是不是無不分別取捨,這個也不是重點,重點這個氣剛正的時候是養生的,對人是有益的,就算這個時候有分別取捨,趁這剛正的氣,去成就一番事,這個分別取捨也無不可。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什麼“不分別取捨”呢?那是你陰私滿腔的時候啊,那個氣對你有害的時候,所以我們要走出來,一下子叫你轉到很剛正又轉不來,那就先回到一個無分別取捨的能量實相,再出發,那個時候就要講“無分別取捨”。

武王一怒安天下,難道你要對他那個“一怒安天下”無分別取捨嗎?那不是的,一怒就要開始出兵了,什麼叫“不分別取捨”?你以為心法就是一種自在的境界,你所謂的自在,跟聖賢所謂的自在不一樣,你所謂的自在,就是很輕鬆,怡然自得、很幸福,心裡很開心,聖賢的自在是在各種逆境來襲的時候,心中糾結奔騰的時候,依然自在,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當我們能夠解脫內心的束縛,能夠做正確的事,叫明心見性,之後才能盡性立命。見性成佛的事這個事情太大,不是幾分鐘能講得完的。

張講師答:

你好,所謂用良知去對人就是一種將心比心,凡事不占人便宜,公平公正地去對待人。如果我們占了人家什麼便宜,我們要本著良知,我們應該退回來一點點,我們要讓自己想得到的,別人也想得到,公平公正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就是所謂的良知。

所以良知會讓你吃盡所有的虧嗎?會嗎?不會的呀。那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公司裡面有一個人貪汙了公司的錢,那你說我本著良知我原諒他嗎?不是的,良知是公平公正的,這個事情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啊,交給法律去公平公正地去處理,自有法官,法官是公平公正的。

不是說本著良知就讓他們為非作歹,然後呢你就悶悶不吭聲,不要把這個良知兩個字給誤會了。

張講師答:

像這樣的時刻呢所要練習的應該是“非禮勿視”呀!內心呢對於不該看的畫面呢也不要老是充滿著指責、不屑,這也不必,就是不要看,然後內心一種嚴謹、莊重的感覺,這樣就可以了。

張講師答:

一般的人碰到你的心裡有這種感覺呀,在胸口呢一團緊緊的,非常恐懼,那麼他所用的辦法呢,就是深呼吸呀平撫啊轉移呀,他越弄就越糟糕。為什麼呢,因為這正是和你的潛意識宣告說你非常怕這種現象,你非常怕這種感覺。你越怕呢,每當這個關鍵時刻他就越湧上來。

那麼禪學是怎麼做的呢?就是你迎向他,怎麼迎向他呢?能夠讓你恐懼的只有恐懼的那股感覺,而不是其他的任何的東西。就是當這個感受升向胸口來的時候,你就非常恐懼,然後你會誤以為你會恐懼外面的講臺呀,人們的眼睛呀跟那些五官呐,那個只是一個誘因而已呀,即使他們都不存在呀,你光想就會害怕。

即使你不想呀,只要它湧上來呀,你就不得不害怕。所以你所害怕的是那個害怕恐懼的感覺,就是在胸口,而不是其他的東西,其他的東西都是替罪羔羊。禪學用的方法就是你迎向這個氣血,因為它本無意義。

你練習迎向它就是不抵抗,對它不要分別。你說你感覺到一個緊緊的,然後你很害怕,這叫做分別取捨,叫貪嗔好惡。對它不分別這些都是禪學裡面的課程,很可惜這個是一個練習題,沒有辦法用語言這樣解說你就會懂。我覺得盡可能的話,在內地我們也有辦一些禪修班,可以去體驗看看。

張講師答:

想要不受情緒的捆綁,就是只有能夠讓情緒那股能量在浮動的時候任他自在,不把他當情緒看,就把它當一陣風,一朵雲,但是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很困難,因為習氣非常大,只有透過不斷的練習,如果要深入練習,可以參加黃庭禪的初階班,先有一個大略的瞭解,而後才有辦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