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禪辭典

格物

名詞解釋:

格:

除也、正也皆謂之「格」。去歹念謂之格,持正念亦謂之格。是格即明之也,明乎物而正其情,使不害於吾之正,謂之格物。

物:

外在的事事物物皆物也,內在的好惡情欲亦物也,然古人說「胸中必有一物」的物,指的是心上的物,心頭上的一個歹念、一個正念皆謂之物。心物是指心頭一竅內的感受、情緒、也是人們的好惡情慾。

格物:

窮究心頭一竅內氣機起伏的真相,把影響心情罣礙的關鍵因素徹底釐清。內觀胸中,只剩下氣血的暢然剛健,無你無我,無高無下,無得無失,絲毫沒有一丁點情識攀附,這便是六祖所謂「本來無一“物”」的意思,六祖的「無物」,也正是大學的「格物」。

為何格物乃以格心物為本呢?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格外物容易,格心物難,靜觀萬物本不能影響人,但外物若化為心中的感受、心中的慾望、心中的氣血起伏便能影響人,因此格物乃以格正心物為本,而格正事理之物為輔。

大學格物之功,超賢哲睿智之上,若無精要,何以置於誠心正意之前!明乎物而不為物所蔽,適於物而不為物所役,使胸中氣血不能惑吾之正,便叫格物。這樣的解法才能與誠意、正心的學問相聯貫。格物豈止如識物之理及明物之害而已,若將格物只作窮理解,是逐物而將亡吾心之正也。

相信

名詞解釋:

「信」的本意是什麼?信字左邊有個「人」,這個人是直立的,頂天立地的,不是歪歪斜斜的那種人,右邊有個「言」,這個「言」不只代表語言,更包含所有的舉止動作,凡足以顯示出我的心意的作為,都可以稱為「言」。

這個字用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去表示他是一個沒有被慾望污染的人,沒有被胸中迷魂陣迷倒的人,他站得起來,他真實不虛。他內在的心意與外在的舉止,都保持得和天所賜予的純真沒有二樣,這才叫做「信」,信就是真實不虛的意思。

『信』這個字另外還隱含著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彼此兩相一致」的意義。『信』這個字是用在兩個相對體的比較上來說的,兩個一致,一樣的真實不虛叫「相信」。

例如以人和來對說,天有什麼特質,我就有什麼特質,這時候我與天來比較,兩者一致,因此可以說是「相信」。「相」是什麼意思?彼此、兩個對體的比較。天本具有衪的信在,而我的內涵與天的特質一致了,因此我也有了信,兩個都有信,才叫「相信」,只是一方的信,不能叫「相信」。

所以耶穌說「信我者得永生」,怎麼「信耶穌」呢?就是和耶穌的內涵一樣才叫做「信耶穌」。一般人都以「我相信他」,或「我崇拜他」為相信,那不是真的相信,耶穌身中行的是什麼性真,心中存的是什麼思想,你修煉得與他完全一致,這才叫做「信耶穌」呢!

『信』就是像純金,外面看來是黃金,裏面也全部都是黃金,沒有灌鉛,沒有虛偽,這樣就是「信」。我們外面人模人樣,裏面要不要也像個人?當然要呀!這樣就是有「信」!我嘴巴說出答應你的話,裏面要不要也是這樣想?當然也要!這樣才是「信」。

這裡有一塊黃金裏面灌著鉛,與另一塊真金根本不一致,這樣叫信嗎?叫「相信」嗎?「相信」是要二個都有一致,我的裏面跟我的外面有一致,我這個人跟那個值得學習的人有一致性,我這個人的本質跟天也有一致性,這樣才能夠稱為「相信」!

所以,『相信』的最重要的意思就是要有一個對等的體,兩者一致。我以道為學習的對象,他有什麼內容,我就做到跟他一樣,這就是成就我的「信」。什麼內容?一陽一陰之謂道。道就是天然的陰陽造化之道!我想要學道,那我裏面是不是也要有有陰陽造化之道?當然要啊!不然哪來的信!怎麼學?就是把我心中的對待放下,我周身的氣機造化立即就與大道有了一致性了!這才叫做『信』。

還有人們對於「信心」這兩個字也常有誤解,為了說明這點,以下我舉些金剛經裡談到「信」字的幾句經文來加以說明:

像這句「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否?」這話並非單純只叫你有腦袋中相信這句話,,而是在質疑,當一個人看到這句經、聽到這句經、唸著這句經的時候,是否內心真的能夠持守著如來佛所要表達的正等正覺之心呢?所以如來以質疑的口氣說「生實信否?」意思是質疑唸經的人有沒有持心呢?

其它如「能生信心」、「信心清淨」、「信心不逆」、「乃至一念生淨信者」等句,這些句子中所謂的「信」,指的並不是要你去對它崇拜不疑的相信,而是此刻唸經的人心中真真實實、清清淨淨,完全進入經典中所要我們持守的正等正覺心境,沒有一點點人為的污染造作夾雜在裡頭的意思。

功德

名詞解釋:

「功」者福利之功能,不論福利於人、於己、於天地皆可謂之功。而「德」這個字則發自於自己身上,偏向自己的修養。如道德經曰:「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這話的意思是說有德無德是要在自己身上才能驗證與養成的。

到底什麼樣的修養才叫有德呢?道德經曰:「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孔」是洞察,老子說要洞徹一個人的德行,就要看他是否順從大道了。一切能夠扶助大道、順應大道的人,就是有德的人。

然而什麼是大道的方向呢?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大道的唯一方向就是要讓萬物維持生生不息的生機而已。南華經:「物得以生謂之德」,因此一個能夠扶助萬物天然生機的人,即是有德的人了;而殘伐萬物天然的生機的人,即是失德了!一切作為不耽誤眾生,也不耽誤自己,不害人,也不害己,這就是「德」。

因此「功德」這名詞是可兼內外兩義來說的。

例如老天爺給了我一個完美圓滿的身心性靈,那麼我就該好好保護我的身心性靈的整體健康圓滿,若能如此便是有德。同樣的老天爺也給了世上每個人一個完美的身心性靈,那麼我們也該好好的保護他人身心性靈的健康圓滿,這便是福利他人,便是有功。不只是對人如此,對物也是如此,古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及「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在在都是功德圓滿的表現。

以下是有關經典的證明:

大乘義章曰:「功謂功能,善有滋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

天台仁王經疏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德。」

孔子曰:「德者,成和之修也。」

了道祕錄:「德修於內即是道,道行於外即是德。」

南華經:「聖人遭之而不違,過之而不守。調而應之,德也。」

先師馬祖曰:「功是存惠於別人,德是自己的修養。」

以上數論皆含內外之說也。

至於勝鬘經寶窟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

六祖云:『修自性是功,修自身是德。』

來註易經曰:「德是即貞實之理,誠之亟於心者也。」又曰「覆載無私之謂德」。

先師馬祖曰:「能把忠孝節義做出來乃是德!」

以上數論皆本於一己之論也。

值得一題的是中庸裡的一句話:「性之德,合外內之道也。」看中庸這句話,讓我們知道,外在功德看來再怎麼圓滿,總不能離開內在的根本;內在功德再怎麼圓滿,也離不開外在的表現。功德要以發自內心而形於外才是真功德。

著重外在的人常以「苦勞」為功德!但「功」與「苦勞」是有差別的。我們常做的是勞,而不是功!先師馬祖曾曰:「我們做的常不是功,而是『勞』。什麼是『功』?六祖云:『修自性是功,修自身是德。』修身是修自己,去掉身上的脾氣毛病,以及掃除三心飛四相,斷絕七情絕六慾這才是修自性。自性不修,沒有把自己的靈性煉成菩提金剛,沒有讓自已達到明心見性,這樣的修為沒修性、沒修身、沒修德,這不叫功德,這只有苦勞而已!

而著重內在的人常拘拘自修,而沒有為眾生奉獻打拼的熱情,這德未合內外之道,內有八百果但外缺三千功,是亦不成功德。

瞭解了「功德」實含內外兩層的義理,方不致使我們的努力淪為執於內,或執於外的偏失了。

皈依

名詞解釋:

一般人看到皈依兩字,總想到依止在某教門下,或某明師門下為皈依。但「皈依」二字,實是「身心歸向真修」之意,而非指身外之物。

釋氏有所謂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三皈依。但佛陀卻親口說:「你們要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皈,不以任何它物為依皈處。以真理為島嶼,以真理為依皈,不以任何它物為依皈處。」可見這佛法僧三字,指的並非外物。但何者是身內的佛法僧呢?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皈依自心「覺正淨」是真皈依也。

且看以下幾段經典印證:

六祖壇經:

「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

又云: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五祖最上乘論:

問曰:「何名自心勝念彼佛?」

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則到彼岸。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云:『守本真心勝念他佛。』」

頓悟入道要門論:

「若佛能度眾生時,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總應度盡,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

由是故知,皈依不可以聲色形象外求,唯有往內皈依自性真佛,是真皈依也。眾生不能自悟,故求善知識指示方見此自性真佛,而漸踏上真修之路也。

 

福德

名詞解釋:

福德有時指一切之善行,亦可指善行所得之福利。總為能獲福氣果報的好德行,或以此稱讚人們有福有德之意。福德可解業愆,無福無德修行路上必多坎坷障礙。但福德雖妙,若不依止性命真修,只是六趣中人天之福報,亦輪迴有漏之因爾。且看以下經典佐證:

阿含經曰:「雖受梵天福,猶不至究竟。」

百論上曰:「福報滅時,離所樂事。」

達摩祖眾脈論:

問曰:「若不見性,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

答曰:「不得。」

又問:「因何不得?」

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為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迴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憑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此處所謂無業、無因果指的是心上不住,而非事上不為也)

北海老人曰:「善念動,則視聽言動,造作從善,而福隨之;今世積福,轉世福報,善報盡則福盡。惡念動,則視聽言動,造作從惡,而禍隨之;今世積禍,轉世禍報,惡報盡則禍盡。」

是故先師曾曰:「若祇有功德,不事用功,不求丹還,不性命雙修,最大成一神道足矣。不過五百年之間,天福享盡,神氣不能團結,仍要轉入輪迴,顧不懼哉!」故知經營福德雖妙,然不識性命真機者,亦有窮盡也。金剛經曰:「是(貪執)福德,即非福德性」,又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諒非虛言。

自在

名詞解釋:

「自在」是一種內心的感受,而不一定是顯現在外的某種形態。裡裡外外,該存在的都能讓它自由的存在,該失去的都能讓它自由的失去,這得失之間不致成為你的罣礙叫「自在」。

自在並非專挑你喜歡的某種形式才能自在,自在不需要把不喜歡的人事物都消滅後才得自在。你可以在忙亂的逆境中很自在,也可以在清閒的順境中很自在,只能在清閒中自在的人,他所能得到的自在只剩下一半不到。

往內來說,自在是心頭平靜也自在,心頭起伏也自在;自在是念頭平靜也自在,念頭飛揚也自在。自在是讓周身任何形式的氣血起伏,皆能自由的存在,而不是整天忙著消滅令你感到不快的某些感受,也不是整天致力於營造出你喜歡的部份感受以為自在。只能在喜歡的感受出現時才能自在的人,他所能得到的自在剩下三分之一不到。

體驗自在的順序為:以「身」觀萬物的自在、以「心」觀身物的自在、以「無」觀心物的自在。能「以無觀心物的自在」,方得無處不自在之真樂矣。

放下

名詞解釋:

「放下」並非透過哲理的安慰,對於一切不在乎、不計較、不營求、甚至消極的不再努力。而是以不與心頭任何氣血起伏有所抵抗、有所罣礙為「放下」!

談到「放下」兩字,人們馬上所想到的,就是透過哲理的安慰,對於一切的逆境的挑戰已經看開了,不在乎了,不計較了,遠離了,不營求了,甚至消極的不再努力了。

然而仔細想想這並沒有真的放下!縱使你不再與人爭,不再與人計較,但事後每當那個氣血起伏一起,那個心酸、心痛、憤怒、不捨、心事沒人知的情緒,還是馬上又困擾著你!

事實上氣血平靜無波時,縱使吃再大的虧,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心胸非常的開闊,覺得自己已經了無牽絆的放下了!但不論當下還是多久以後,只要心頭氣血一起伏,那個開闊與放下便又盪然無存了!

因此真正的迷惘並非在外,真正的迷惘乃是對於心頭內微微起伏的氣血上所產生的分別知見而已,因此對於心頭一竅內所攀附的知見與抵抗若是放得下,那麼不論在任何境遇之中,或是在心頭多麼激昂氣血的當下,世上便再也沒有放不下的事了!

有了這種知見,人們就不會再誤以離世獨居、或拋妻棄子、或毫無作為任其自壞為「放下」,而是以不與心頭任何氣血起伏有所抵抗、有所罣礙為「放下」!

 

解脫

名詞解釋:

多數的人對於解脫有兩種誤解,粗淺一點的見解是以「終於可以離開令你感到痛苦的環境或人事」為解脫,而細緻一點的人則是以「能夠走出痛苦煩惱的情緒,使身中激昂起伏的氣血終於平定下來,重新返回平靜祥和的心境」為解脫。

然而,一個是不能解脫於諸多挑戰的人事或環境之中,一個是不能解脫於諸多起伏的氣血情緒之中,說穿了這只能偏安一隅,當不如意的環境,或不喜歡的氣血再度浮現時,所謂的解脫馬上就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了!

智者的解脫是不受這兩者所限制的,環境的艱難只能動搖凡夫的鬥志,而覺者以不執著的方式去積極應對;氣血的起伏使凡夫沉溺於情緒的枷鎖不能自拔,而覺者返觀氣血本無意義的清真實相,不使本無意義的氣血起伏,化為情緒盲目的力量。

覺者的解脫在無事時解脫,在有事時解脫,在艱困時也解脫,在往後退時解脫,在往前衝刺時也解脫,在氣血平靜時也解脫,在氣血激昂起伏時也解脫,在胸中激盪不已的當下也解脫,在喜怒哀樂未發時也自在,在喜怒哀樂已發時也自在。覺者的自在解脫是不挑內外條件的,他們不需營求在某種條件之下才能得到心境上的解脫。

煩惱

名詞解釋:

台語中的「煩惱」只代表「擔心」的片面意思而已,但佛經中「煩惱」這兩個字的定義,則是泛指那些煩人、惱人、揮之不去的一切情緒而言的。

很多人覺得煩惱是外在的一切不如意所造成的,但外物外境不一定煩惱人,它必須轉變成身中揮之不去的「感受」才能煩惱人,才能罣礙人。若沒有起起伏伏的感受不斷襲擊而來,人們不會感到絲毫的煩惱罣礙。

但感受不一定煩惱人,感受必須轉化成心頭一方寸之內的情緒起伏才能煩惱人,這一方寸之地古聖人稱它為「方寸」,也稱它為「黃庭」。這心頭之地內那些使我慾清靜不得清靜,想揮又揮不去的起起伏伏,才是人們「煩惱罣礙」的所在。

然而仔細想想,這一方寸內的起起伏伏有什麼了不起呢?就讓它去起伏有什麼不可以呢?為什麼我要讓它演變成難過傷心等意義呢?為什麼我急著去平撫它呢?為什麼我要花畢生精力去與它對抗呢?這其間人們有著非常堅實的迷惘存在!

對於黃庭方寸內微微起伏的氣血感受起了誤解,讓這本無意義的一丁點氣血起伏,演變成各種負面情緒的枷鎖,才是今日天下眾生的煩惱根結所!

因此與其說煩惱在外物,不如說在感受;與其說煩惱在感受,不如說在心頭氣血的起伏;與其說煩惱在心頭氣血的起伏,不如說對心頭氣血起伏的迷惘與誤解!

因此任何人只要徹底認清心頭「黃庭」一竅內氣機起伏的本質,便能走出無盡煩惱的枷鎖!這種「覺知黃庭一竅內真相」的訓練,便是黃庭禪的精髓所在,也是黃庭禪的價值所在。

覺悟

名詞解釋:

人類的迷惘不在外物,而在情緒,也可以說是感受。了徹心頭一竅的感受真相,走出一丁點氣血感受與情緒的迷惘,是真「覺悟」。覺悟的人稱為「覺者」。

心法

名詞解釋:

了解聖賢仙佛持的是什麼心,效法他們終日持守有利於本性造化的心,這種持心的方法,古聖先賢們稱它為『心法』。

心能影響性的造化,解脫對待的心最有利於本性的造化,仁義禮智信的心,也有利於本性造化,而是否能照見清靜本性取決於明心,明心又取決於能否照見所有煩惱真相,煩惱真相又取決於對黃庭一竅中的真知。教導眾生照破黃庭一竅中的煩惱真相,恢復自性中本來的清靜,這是歷代聖賢解脫煩惱塵勞的唯一正路,也是「黃庭禪」這個絕學之所以存在的價值。

明心

名詞解釋:

妄念不生,正念不滅,現出天真活潑的赤子心,非常明朗自在,謂之「明心」。不使心頭一竅氣機有所起伏時,有一丁點好惡攀附於其間,脾氣毛病不與氣血起伏相共舞,心念不再受到感受及情緒所煩惱,這才叫明心。

 

黃庭禪辭典

[一字] [二字] [三字] [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