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500問

張講師答:

您好!孔子所說的世界大同的景象,就是寫在《禮運大同》篇裏面的景象。這篇文章字數雖然不多,可能只有一兩百個字,但是它所描述的這個世界,雖然不是寫得非常的繁華,不是寫得大家非常的有錢,但是那樣的安寧跟和諧。確實是世上的每一個人,心目中所夢寐以求的

張講師答:

《聖經》也是一部很好的書啦,但是這些修行的事從英文再翻回到中文來的時候也已經失真了不少,您可以這樣想像啊,中國的《道德經》假設是翻成了英文,那英國人已經失去我們精髓很多啦,美國人在讀的時候已經失去我們精髓,假如再從英文再翻到法文去,那你看要失真多少?對不對?就差不多這個道理呀。

那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在這三教在中國裏面老祖宗都留下經典的瑰寶,只要把三教經典合參,這部份失真就很少。你看道家我們沒有失真的問題,儒家也沒有失真的問題,佛家都是由當時真正有開悟的人來寫的,所以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偏差,因此若不產生太大的偏差的話當然是跟我們宗教文化越接近的就越容易吸收啦。

張講師答:

這個古代的醫書裏面所寫的心有二個含義。一個是情識,所以情識就是講我們的情緒,就是黃庭呀,就是內心,人心嘛!另一個是講心臟,心臟是肉體上的,那麼他都會有心這個字,那你看前後文就知道他指的是情識還是心臟。

張講師答:

如果你用靜這個字,就有喜靜厭動這種毛病,這個是心法,這也是個陷阱;如果你用觀自在這個字呢,就會有一種貪好自在,不願意受拘束,不能夠面對逆境的時候,面對壓力的時候心甘情願地臣服在當下,就沒有這個能力,不論你用什麼字都會有他的缺陷。

格這個字有“除去”的意思,也有格正的意思,正正當當,氣宇軒昂的意思,不論在順境逆境,它不探討順境逆境, 不探討動還是靜,我呢動也是正正當當,靜也是正正當當,當然它也有缺點,缺點就是不容易體會那個無為忠敬的感覺。

但是《大學》裏面有“止於至善”,有“定靜安慮得”,所以我們看文章你不能夠斷章取義,如果你把它的全面能夠看下來,實際上表達得最圓滿完整的應該就是《大學》這一篇,那麼“格物”這兩個字的精義在《幸福內心禪》的220-224集,這總共五集的範圍裏面我有很詳細地說明,它有它無可取代的精闢,所以對我們這個中華子民來說啊,格物是比較容易體會的。

張講師答:

照你這個說法,你不僅讀經走神,幹什麼事都會走神,但起碼讀經比做什麼事都好,有時間多讀書,儘管十分之八是走神的,但十分之二是吸收的,怎麼樣不走神,就把精氣神養好。你的作息,你的存心,你的飲食等各方面都要改變,然後多運動,多靜坐,精氣神就會慢慢好起來。

張講師答:

你好!黃庭禪所提倡的心學跟陽明心學是完全一致的,不止是跟陽明一致,跟孔子一致,跟堯舜禹湯的都一致。你說為什麼開辦黃庭禪?是因為沒有人提倡了。古文化裡舊有的代表人物也已經被反文化的人打爛了,現在的人尤其是中國人,不記得文化,沒有自信,對於孔子批判有加。

對於古聖先賢忠臣烈士不斷地質疑,我感覺在中華民族裡面有一批人拿著外國人的錢,不斷地操弄媒體,試圖瓦解中國人對中華老祖宗的文化的自信心。憂心於此,所以我必須好好的來提倡中華文化,但提倡中華文化如果你現在打孔子的名又有一堆人批判,倒是可以打王陽明的名,因為王陽明批判的人很少,但是相信支持的人也不多,就是大家雖然沒有批判,是因為沒有人批判他。

但是你說瞭解嗎?也沒有人多瞭解他。所以還是需要有志之士從各種角度,名稱可以不同,說法可以不同。但是直指同樣的核心,就可以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重新把它發揚起來。

張講師答:

你好,這個二五裡面呢有一本《傳習錄》,《傳習錄》呢他的內容大概是《孟子》的三倍。您可以直接在外面買一個市面上的版本,就可以開始讀誦了。

至於前面囫圇呑棗式的讀呢只是增加印象,你把《傳習錄》讀完再回過頭來讀前面的初五,那時候印象就會不一樣了。並且呢應該把網路上我現在講的《傳習錄》要開始聽了。

張講師答:

您好,這個知道內心呢不願意但是還是會努力去做對的事,這個叫做勉強而行知。所以有生知安行、學知力行、有困知勉行,能夠困知勉行的人是最難能可貴的,這也叫知行合一的範圍之內。

張講師答:

您好!這個養生麻,就是一個人在世上生活,怎麼樣能夠身體健康,身心愉快,這就是所謂的養生。養生乃是基本責任,對父母的奉養也好,對自己生命的滋養也好,都算是養生,這是基本責任、義務,沒有什麼可歌功頌德的。

因為人生短短數十年,有的甚至只有幾年。為什麼送死才可以當大事?因為人死後生命是千秋萬載的。父母死後他們到哪兒去呢?怎麼樣讓父母成為聖父聖母,這個古人都很注重自己的修行,自己如果能夠修成,可以超拔九玄七祖。一個人成聖,父母就是聖父聖母;一個人成佛了,就是佛父佛母;這種才是真正盡了一個大大的孝。

而不是只短短三年五載,三十年五十年的生命的奉養,這沒有什麼好歌功頌德的。好像孔子成至聖,那麼他的父母在天上,也得到他功德的福陰的庇佑;好像佛祖成佛了,那他的父母在天上也會有相當的份位在了。這個才可以當大事。這也就是在說一個人在世上,除了這些日常、家常小事的奉養,更要立志好好的做個聖賢君子了。

張講師答:

這些,你所問的問題,如果你不從自己身上去內觀,硬要從文意上去解釋的話,那就好像我今天寫了一篇文章,告訴你說檸檬的酸跟醋的酸有什麼不同一樣。

即使你把洞庭湖的水,全部當成墨汁來寫,也寫不出這個真相。希望你趕快參加禪修班,好好往內的去觀察、去體驗,不要在文字上再做遊戲。

張講師答:

致良知的「致」就是達到,達到是什麼意思?就是把它做出來。譬如說我現在內心裏有一個心思,這個心思也許是善,也許是惡,善的我能夠把它保存、把它做出來;惡的我能夠毫不留情把它給去除,這就叫做「致良知」。

這有的時候我們只是知道,但是我們卻沒有去做,甚至做的完全相反,那就是有了良知不會去致,最後良知還是不成個良知。對不對!

有了良知要做出來叫做致良知,能夠致良知的人,就是行動派的人,是把學問落實在生活的人,就是進展最快速的人。那麼這個良知就是個善,善是本性裡的最基本因素,本性純良的人,顯現出來就是善的。

我們說「善」這個字,雖然是好惡分別的詞,但是它的本源卻是無分別取捨的本性,所以真正的「致良知」就是佛家的「明心見性」。

張講師答:

您好!「知行合一」指的是人的原始狀態,意思就是說,本性裡所俱足的。那麼您說:那好人知行合一還是壞人知行合一啊?好人壞人都是知行合一。

那這怎麼說呢?一個壞人,他的內心有一團氣血上來,他覺知到的時候已經厭惡了,一覺知到就厭惡了,它是合一的。不是覺知到才開始厭惡,那個善人也是一樣,他起了一個善念,內在氣血一上來,他一個寬和的心念,他一個無分別取捨的覺知,一上來他就無分別取捨了,所以他是個聖人,他是個聖賢。

那一般的人有的時候氣一上來,已經好惡分別,可是有的時候氣一上來卻沒有好惡分別,這一般的人都是這樣。所以,人的原始狀態就是,他可以選擇帶著好惡分別去覺知它,也可以選擇沒有好惡分別去覺知它,正因為如此,我們修行才有希望。

如果人已經有能力可以選擇好惡分別,或不好惡分別,那坦白講我們是不用修的,因為你就維持在你的狀態下而已。就是因為它可以選擇,而你一選擇之後,智者選擇氣血一上來,馬上覺知到的時候,已經無分別取捨,而凡夫一上來已經分別取捨。

所以,知行的「行」指的是心念一發出去,而不是行為,行為是後面的事情了。王陽明為什麼特別提倡知行合一呢?因為如果知在前面行在後面,這兩個可以分開來說的話,一個人就可以表裡不一致,就可以義襲了。那聖賢所要談的是,不是等行為,而是心念一發出來是誠於中,形於外,誠於中已經在裏面知行合一了,而不待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