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385期:2021.07.01

一、主題文章:誠,孝順的真滋味

父母老了,健康問題總是讓兒女憂心。可是兩位老小孩的任性,卻惹出親情之間的矛盾。如何才能讓孝心與親情兩全呢?在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答案彰明較著。

二、問答集錦:怎樣才能挽救陷入抑鬱的身心?

身處紅塵,心卻常如在煉獄般痛苦。在這抑鬱、焦慮越來越多的時空,哪裡能找到解脫煩惱的路徑呢?正知正見之光照亮的當下,走出抑鬱的方向和階梯就在眼前。

三、厚生集:善的溫度

做好人好事就是善嗎?那您可能沒有了解到善的真諦。記錄善本,這件看上去傻傻的事,卻讓人行善而不偽善,真正感受到了善的溫度與滋養。

四、經典故事:君子與小人,小知與大受

管仲位列春秋時期名相,與朋友做生意卻總不拘小節,多拿分紅,這貪利的行為有違公平原則,但管仲肯為國家大體與小人周旋的君子氣量,卻被孔子所嘉許。夫子告訴後人,不要從細節來衡量一個人的氣節,因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

誠,孝順的真滋味

作者:曾瑾

父母身體不好,為他們的健康一直都在請專業醫師刮痧並中藥調理,在中醫的治療下,父母的健康都有所好轉。

父親的病症主要根源在脾胃,醫師建議少食肥甘油膩,清淡飲食,但父親很固執,認為自己營養不良,必須要多吃肉;母親的病症根源在寢處不時,醫師建議要早睡多動,母親嘴上說要改,依舊每日晚睡。

每每看到他們沿襲舊習,繼續傷害身體,我心裡好急,苦口婆心的相勸,但是怎麼勸都不聽,結果還經常為此與父母鬧得很不愉快。

改變的機緣,來自於最近在做張慶祥講《孔子家語》的校對時,有一集是張講師對「誠」這個字深入地講解。

誠,是一種愛護人的心量,而這個愛護是足以成就對方的,才能叫作誠。反身而誠很重要,處處去檢驗自己的心量。第一個為別人好,第二個長遠來說還真的能夠得到好處,這個才能夠叫作誠。

張講師還講到要能夠分別出善跟惡,如果你分別不出善跟惡,你無法誠身,因為誠這個字就是只會長養你的,所以以能夠長養的行為、思想、作為為善。

不論你做什麼,或者理由多麼冠冕堂皇,而其結果如果是消亡一個人的精氣神,都叫作惡。如果你連這個都分別不出來,就不能叫作誠,那無法成就自己。

學到這一集,狠狠地被敲打了。反省自己,既沒有反身而誠,更沒有分辨出善跟惡。仔細地省察自己的存心,當父母不聽勸時,我心裡的那份堵,是因為他們的健康,還是因為我認為那樣不對,他們沒有順我的意而產生的呢?仔細地省察後發現兩者都有,那個私欲隱藏在為他們好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後面。在私欲的推動下,和父母的應對就少了一份柔軟和建設性,最後的結果是消亡雙方的精氣神。

反身而誠,在自己身上去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父親有糖尿病,偏偏不忌嘴,那我就找一些符合他口味,健康無添加的食品,減少他吃高糖高油零食的量。媽媽生活節奏混亂,我就多承擔一些家務,晚上洗碗收拾廚房,儘量不讓家務拖累她睡覺的時間……

多做少說,雖然看到他們不去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時,心裡還是堵堵的。那我就自己去內觀心裡的聲音,拿掉那份私欲後再說出來的話,他們有時也能聽一聽了。

張講師說,我們就是誠之者,我們的誠已經失去了,我們要慢慢透過學習,我們要去力行,我們要去知恥、去好學,才能夠成就這個誠!


 

怎樣才能挽救陷入抑鬱的身心?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同學問:

張講師,您好。隨著學習黃庭禪的深入,慢慢了解自己痛苦的起因。我有10多年的時間被自己的無明所困,感覺身在地獄,現在了解是自己的心所致,也慢慢走在修心的道路上,但外在很多事依然無法顧及,是不是先以明心為主呢?

張講師答:

明心的目的就是明我們的良知,明心就是拿著我們的良知去待人處事。只要本著用良知去待人處事,做事就會顧及別人,就不會一直把目光只放在自己的得失上,不把目光一直放在自己的得失上,你就不會活得像地獄一般。

所有身心受到痛苦的人,幾乎都是把焦點全放在自己的得得失失上,放在自己的得失榮辱上,這種心態一定常常感覺到很多人都在欺負你,感覺到你都在吃悶虧。

秉著良知去待人處事,將心比心,廓然大公,公平地處事,你就會注意到別人的得失,心胸一開闊,自己吃點虧也無妨,多做點對別人有益的事,哪來的時間在那邊哀傷憂鬱呢?


 

善的溫度

作者:劉瑛

2018年是改寫我生命的一年,因為失眠問題當時在美國的我遇見了黃庭禪,那時的我天天聽「幸福內心禪」,堅持天天站樁靜坐,陪讀的寂寞也變得越來越享受了。

因此回國後第一時間參加了初階課程,初嘗了張慶祥講師教導的與情緒和平共處的滋味,再後來瞭解了張講師宣導的善本的意義。可是雖然覺得好,但是認為不一定要記錄,所以斷斷續續地沒堅持多久。

真正讓我開始記錄,是看到同修在每次的回報中都有善本這一項,而且都是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張講師說當心專注在A上 B就不見了,也就是說看到了善,惡就不見了。於是我下決心開始記錄善本,記著記著我感覺自己真的變了。

以前自己傲氣、冷漠,自詡理科生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說話一針見血,都是不考慮他人的感受。記錄善本後,每次在寫時看看自己當下有沒有什麼沾沾自喜、得意的情緒,再回憶一下當時的起心動念。就這樣慢慢地體會反思,不知不覺我的心柔軟了下來。

感受最深的就是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期間,社區封閉管理,所有人都必須在家封閉,此時物業人員就站在了第一線上了,看到他們24小時加班加點,卻連基本的防護設備都不全(突發事件物資缺乏),作為業委會成員的我心裡很難受,我就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一直以來業主和物業都是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次疫情的發生,也讓大家看到物業保安的善良和擔當,我就想發動捐款捐物,讓愛心在大家心中傳遞,當我在群裡說出了我的想法併發上第一筆捐款時,真沒想到一下子就得到大家的熱烈回應,群裡捐款紅包不停地發了過來。到臨睡前都在收捐款紅包,第二天早上開機也是捐款紅包湧來。

我還記得第一天打開紅包那一刻,胸膛熱浪滾滾,眼淚都流了出來,點接收紅包的手甚至都有點微抖,接下來一整天整個人都是開闊和神采奕奕的。

但是接下來我意識到這也許是淨相,再細緻內觀,看到了心裡的那個貪,黃庭有點緊,範圍有小銅板大小,有點熱,於是再點開紅包前,先鬆開肩膀,放慢速度,看著胸膛的那股熱量,再去打開紅包。通過這樣內觀的對比,還是能感覺有熱、溫暖和感動,卻少了那個隱微的卻容易忽略的緊,領略到心胸真正的開闊的感覺。

其實這期間我也受到個別人的質疑,我們的財務人員也隨時報上收支報表,因為內心無愧,我就坦坦蕩蕩地從容對答。

就這樣業主們積極捐款捐物,讓正能量和善良在社區傳遞,我自己也受到了長養。我覺得這真的受益於我堅持記錄善本。

感恩黃庭禪,讓我通過記錄善本切實感受到了善的溫度!


 

君子與小人,小知與大受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張講師講解:

孔子說:「氣量寬闊的人,不可用一些小的德行,小的才能,來窺測他的內涵,不可小知啦。你不要用那一些他是否廉潔,有沒有勇氣,

他誠不誠實,你不要用這些小的東西來看他,但他卻可以承受大事的考驗。」

一個君子——就是可以領導人的叫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管仲當時跟他的朋友做生意,兩個人分紅的時候,每次他都拿比較多,然後人家說管仲不廉潔。事實上兩個人公平做生意應該分多少?一半才公平嘛,每次管仲都拿比較多,他朋友每次都讓他,他每次都拿。管仲這個人不拘小節。

後來管仲不是當了齊桓公的宰相嗎?也霸了天下,那你說廉潔不重要嗎?他不是不廉潔啊,管仲那時候的想法就是說,朋友的家境比較好,我還有一個老母親要養,朋友分給我比較多,這合理,然後他就拿,這合不合理啊?他們兩個說好就算數。管仲不拘這個小節,拿就拿了。

當然我們要以很嚴苛的眼光來檢驗這個人:這個人根本就不是朋友嘛,應該要跟他的朋友五五拆賬,對不對?這是我們的看法,他的朋友也有寬宏的氣度,管仲也有大而化之的氣度,管仲不傷害任何人嘛,這是可以做的。好,你不可小知啊,但是可以大受。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氣量狹小的人,無法承受大事的考驗,卻可以看到很多小德性、人人稱道的德性、很多小才能的存在。這個話的意思是,叫人看人不可因小而舍大,這就是喪失了根本了嘛。

例如一個人平常為人非常清廉,而這美名也早就眾所周知,但有一天要大用他的時候,他雖然想做個正事,卻不屑與小人周旋,看到小人

就悻悻然辭去了,或乾脆辭官退隱了。這樣的人,做什麼大事都不會成就。這個叫「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

對比管仲的另外一個朋友鮑叔牙,鮑叔牙就是一個非常清廉的人,叫他跟小人去周旋門兒都沒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啦。管仲總是想辦法把鮑叔牙弄走,叫他離開朝堂,因為鮑叔牙在朝堂上到處得罪人。管仲有雅量,懂得周旋,想盡辦法還是讓能夠辦事的人出來。管仲認為只要我在一天,那些有才幹的最後是會出來的。管仲就肯為了國家大體受委屈,自己去跟小人周旋啊,這是一個君子的氣量。

要做一個君子,不要老是做一個小人,還自以為非常清高,瞧不起那些君子。

 

——摘自張慶祥講《論語》13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