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376期:2021.04.01

一、主題文章:讀《傳習錄》,發現治家之本

家庭生活中,總是看到對方的不足,總想改變對方,結果矛盾越來越多。還好經典點醒了她,學以致用,家庭氛圍開始變化。

二、問答集錦:孩子怎樣讀經才會看到效果呢?

帶孩子苦讀經典,卻遭到家人反對,不如換種方式,一舉數得,效果大不同。

三、厚生集:小小善本,溫暖那顆冷漠的心

她從小以自我為中心,冷漠且傲慢,通過記錄善本,改變慢慢發生。小小的善本,為什麼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四、經典故事:聖人為什麼「無死地」?

支離疏是個肢體殘缺的人,卻因此得到很多好處,安享此生。支離其形者尚且如此,如果一個人能支離德,挫銳埋鋒,得到的好處就更多了。

讀《傳習錄》,發現治家之本

作者:宜謙

都說家是最好的練習場。

我也是有了自己的小家,才知道,這句話是真的。

從成為人家女友開始,我就戴上了有色眼鏡,決定用我的「聰明睿智」讓對方變得更好。

正直的我,看到對方的問題,直言相告,有時也會嚴重化事情結果,讓對方警惕問題;愛分享的我,看書或聽音訊時,常常把「好內容」分享給對方,目的就是讓對方對照著改改毛病,學著對我更好一些。

實際上,我所有做的事情,不是單純為對方好,而是滿足自己私欲——對我好一些,讓我舒服一些。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吵架是家常便飯,我的脾氣也越來越大。敏銳的朋友說我「戾氣很重」。

我開啟了反思之路……

首先,需要謹言慎行,在家少說話,看到對方的問題,先憋著。這一招管不了三天,從隔兩天小吵,變成隔三天大吵,也很費神。

對方一直比較遷就我,而我就是想改也改不了,眼睛就是看到對方的問題。

無奈之下,靜下來去分析問題癥結,原因還是在自己,是自己的心胸狹隘了,「為我」的心太重。

剛好近期讀《傳習錄》,讀到舜感化他弟弟象這一段對自己有所啟發。

原文:「凡文過揜慝,此是惡人常態;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惡性。舜初時致得象要殺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過處。經過來,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責人,所以致得『克諧』,此是舜動心忍性、增益不能處。」

大意是說,舜能夠讓他弟弟象變成好人(象之前是一個心腸險惡的人,以害死舜為樂趣),不是盯著象的毛病來教育他,而是做好自己為人哥哥的職責,用自己的善良、友愛去對待象,象受感化而轉變,成就兄友弟恭。

對比著自己,就是光光看著先生身上的毛病,整日指出他的問題,只會讓他沮喪懊惱,即使真有問題,也不想改,況且有時候只是我自己的感覺,並不是實際的問題。

「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責人」,這個就是練習方向。加上後面讀到《傳習錄》另外一句「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才曉得之前的作為,都在做些對自己無用的功。

看到自己又有想要指責的心思,知道是自己的毛病出來了。專注在自己的身上,看看自己是不是又有一顆高傲的心出來了?此刻身體是不是發緊、胸中是不是憋著一股氣?鬆開身體、敞開胸膛,然後謙卑下來,做好為人妻的事情。

先生說,我結婚後變了許多。可能是因為結婚後,我知道有了責任,要去照顧家人,不單單是為著自己的舒服了。同時有經典的指引,去踐行改脾氣的方法,願意謙卑下來多為對方做一些事情。

當自己有變化,先生會主動詢問一些事情的建議,這個時候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方更容易接受。

家庭的和諧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顆心的事情。《傳習錄》作為陽明心學精髓,就是指導內心純淨的學問,學習《傳習錄》,也是學習治家的方法。

祝福大家家庭幸福,和諧美滿!


 

孩子怎樣讀經才會看到效果呢?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張講師,您好!家人很反對我帶孩子讀《論語》之類的經典,孩子現6歲多,5歲開始每天讀半小時。現在他一年級了,成績也不見得好。家人都反對說:不要讀什麼子曰,他懂什麼?有什麼用?還不如多輔導拼音和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張講師答:

小孩讀經典,讀了幾遍,有一點熟悉度之後,你就要逐條講解其中的義理給他聽。

如果你每天講個一條、講個三條給小孩聽,首先你們就有很多親子的時間,可以和小孩真正交流的時間。你可以為了把這經典講得活潑一點,事先準備一些故事,這樣你們就有很好的「親」的時間,可以培養父子的情感。

況且你要講給小孩聽,必得事先要有所準備,那麼你自己也得到複習的效果;如果你是這樣教小孩,我覺得家人就不會反對。

而你若只是叫他一直念,卻不去懂經典裡面的意思,不知道這句經典怎麼用在日常生活中,那這就是把小孩教笨了,把小孩當機器人來用,這樣的話我也是不贊成的。

不過,小孩一開始讀經總得先囫圇吞棗,先求熟讀,暫時不去講求義理,這是可以的。但讀一二十遍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後,那就應該開始來教導義理了。

所以像讀《論語》有二十篇呀,你可以不要一次從頭讀到尾,你可以第一篇讀個五遍十遍,有了印象後,就可以開始講第一篇的義理給他聽,一條一條慢慢講,不要求多。一天就講個幾條,而他仍然繼續讀,這樣耳濡目染,他的個性就會有所改變,智慧就能漸漸開啟。


 

小小善本,溫暖那顆冷漠的心

作者:邢文明

我在家裡排行最小,所以從小在家中嬌縱成性,凡事哥哥姊姊都讓著我,父親更是無條件滿足我的各種需求。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了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冷漠且傲慢的人。

慢慢長大進入學校、踏上工作崗位後,我發現我的人際關係開始出現問題,我幾乎沒有朋友。我常常在夢中夢見,很熱鬧的聚會場景,大家都開心地談笑其中,只有我孤獨地待在一個角落裡。

我曾經在多家公司工作,總會感覺各種的不順利。我越來越不想工作,我認為只要我回到家裡不工作,我就會幸福。

2012年,我成功隱退為一個全職媽媽,我以為,從此以後我就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長,又開始常常失落、傷感。

2014年,我有緣遇到了黃庭禪,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確信這是一門真學問。我走進黃庭禪的課堂,淺嘗到一點甜頭。我開始跟著黃庭禪的著陸功課學習,一段時間後,我的情緒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但是我還是很冷漠、傲慢,內心沒有溫暖。

跟著生活禪一起學習的時候,有同學提醒我們要記錄善本,好在我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對於同學的善意提醒,我願意先嘗試看看。就這樣,我開始記錄善本。

一開始我常常忘記記錄,也不知道要記些什麼,一周下來稀稀拉拉記不了幾個。我有點灰心,也常常質疑記錄善本的意義。

後來,我找了張慶祥講師的善本音訊來聽,加入了記錄善本的回報小組,就這樣持續記了下來。

當我在餐廳用完餐,把桌子整理乾淨,內心很愉快;

當我把用過的餐具交給阿姨清洗,真誠地說「謝謝」時,阿姨回饋燦爛的笑容,我的內心充滿溫暖和感動;

當我開車看到行人,停下來,讓他們先過馬路;

當我看到社區裡的保安、清潔工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當我每次為快遞員提前打開門,報以微笑和感謝.......

就在這些不起眼的事情上,我的心慢慢溫暖起來,我的笑容漸漸多起來,我越來越能看到別人的需求,漸漸告別了原來的「我」。

我不再孤獨,因為我心中有他人;我不再冷漠,因為心溫暖了,我的笑容綻放了。更神奇的是,無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還是出門在外遇到困擾,都會有人主動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我。

小小善本記錄善的行腳,小小善本讓身心得以療癒,讓人生更有意義、更加溫暖。


 

聖人為什麼「無死地」?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經典引述: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道德經·生死章第五十》

 

故事原文:

支離疏者,頤隱於齊,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間;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莊子·內篇·人間世》

 

張講師講解:

支離疏,這是一個寓言中的人名,就是講他的肢體殘缺不全的意思。他的下巴碰到他的肚子,背是往上拱的,所以肩膀比頭還高,他的髮辮是朝天的,血管暴露著,兩個大腿骨就像是兩邊腋下的肉。意思就是說,曲縮成一團。

就是這樣的人,他不能夠做大事,但幫人家染布縫補,這樣子也夠吃喝,幫人家算命,他賺的錢養活十個人也是沒有問題的。

國家要打仗,要徵強壯的人去當兵,他也在想:我是國家的一份子,我也要去出席出席。可是他那個樣子能不能中選?是不會中選的,所以他一點點都不會害怕,就站在武士那一隊裡面。會不會點到他?永遠也不會點到他啊!那些被點到的上了戰場,頭顱都已經掉了,然後他呢?他還好好的。

國家有水患,有什麼需要修復的,要徵調民役,他也會去。最後會不會點到他呢?還是不會點到他。

國家有難或者是有饑荒要救濟的時候,第一個救濟的是誰啊?孤苦無依的,對不對?那拿最多的是誰啊?就是他。因為他那個病容、那個樣子,讓人家起哀憐的就是他。

你看,他雖然是那個樣,他養自己夠了,對不對?所有壞事都輪不到他,所有好事他都有一份。

所以莊子說:你看看啊,他的肢體支離破碎,你看連這樣的人都還可以養他的身,就是靠這一招。別人的頭顱早就掉在地上滿地滾了,你看,他還好好的。老天爺雖然給他這樣的身形,但他有他的氣數,他還可以好好地活他的氣數,活到氣數滿了為止。

這樣說來,連支離他的形都可以得這麼多好處,那如果支離他的德呢?就是說,不要讓人家看起來這麼亮節嘛,不要讓人家看起來這麼樣聰明嘛,不需要那麼樣的聰明睿智,那麼樣的惹人厭嘛!挫銳埋鋒,渾渾噩噩,把德給支離了,那這樣的人該得到多少好處啊?那將是難以想像。

這是為什麼說「無死地」,因為這樣而「無死地」,聖人支離其德,他不自矜、不自伐、不居功,因此「無死地」。

 

——摘自張慶祥講解《道德經》第8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