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372期:2021.02.21

一、主題文章:著陸,從禮貌開始

當她在細節處用心落實禮貌,感受到了心與心的貼近。小小的改變,溫暖又長養。

二、問答集錦:佛法的不二法門之精髓是什麼?

修心路上,人們喜歡找一種舒服的感覺,覺得這才是對的、自在地,真正的禪可不是這樣哦。

三、小樹苗:內心洗滌的開始

小樹苗內心成長營課程,不光是培育了孩子們,還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志工,在課堂中歷事煉心,突破和改變自己。

四、經典故事:聖人的「雙標」

奸臣佛肸召孔子,孔子竟然要去。子路有意見了,不是說要親君子遠小人麼?聖人為什麼對自己和弟子有不同的行事準則?

內心洗滌的開始

作者:王彩義

參加小樹苗內心成長營五部曲的志工培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育的大智慧:正直、剛克和柔克。

現在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是柔克,很溫柔,導致孩子受不得一點點挫折和訓斥。其實,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性格特點和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判斷,用哪種方式對孩子更好,對他更長養。

身心狀態穩定的孩子,可以跟他正直交流,直接講清楚就好;有的孩子特別內向,可以柔克;部分外向的孩子,是可以剛克,稍稍逼他一下,他也是可以邁出一大步的。手段可以權變,不變的目的是扶正孩子,讓他們得到長遠的長養。

這次我領到的志工工作是小隊老師,剛開始挺懵的,各種心情來襲,有擔心、有害怕……找到輔導長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輔導長的一番話,讓我心安了許多,我只要用心關注陪伴孩子們,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好。

可是,第一天下午,我的情緒就被比賽給帶走了,沒有觀察到孩子們的種種表現。在兩天的闖關中,我是比較茫然的,孩子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不知道該怎麼去引導和教育,黑白棋也不知道該怎麼來發,主要是怕自己發的不合宜。

和我搭檔的小隊老師是有經驗的學長,她看我遲遲沒有發棋子,在第二天中午吃飯時,跟我建議說,小朋友什麼樣的表現可以發一枚白棋,讓我清晰了該如何做。

原來,我的焦點完全在自己的得失榮辱上,怎麼做事不被人罵、不會讓人家笑話,這是由於我的得失心重、好名造成的。我應該把注意力轉變一下,做任何事情簡簡單單,只要想怎麼做對人更好,對人更適當,對人更有利。

課堂中給我幫助最多的是裁判老師,他們細緻的觀察和準確的點評一次次點醒我,讓我明白,作為老師要把心放在孩子身上,用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言行舉止,這樣才能給到孩子適切的教育。

我們小隊裡一個六歲的小男孩,在第一輪拼圖比賽中一直抱怨,說負能量的話,但是在聽了裁判老師的點評後,第二輪比賽,他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了。這一點真的很觸動我。六歲的孩子能夠馬上發現,立即改過,是值得我學習的。

通過這次志工工作,感受到身邊有很多默默無聞的志工是值得我們發現、親近和學習的。放下自我,存著為人好的心,做成人成己的事!


 

聖人的「雙標」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經典引述: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摘自《道德經·日損章第四十八》

 

故事原文: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張講師講解:

佛肸這個奸臣,他佔據了一個地方,叛了諸侯。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個賢人,佛肸為了增加自己的勢力,他招孔子來,表示我會用賢才,增加自己的勢力。

孔子竟然要去,為什麼?因為這麼多的諸侯,想要找一個可以施行仁政的,沒有。現在有一個不太像樣的竟然召他,去撞撞看有沒有可能。因為他待價而沽。

子路說:「過去我曾聽老師您說過,自己親身做了壞事的,君子不跟他交往的。佛肸佔據了中牟這個地方,叛變了他的國君,您為什麼還要去呀?」

孔子說:「是啊,我曾經這樣教過你們,可是還有例外。怎樣例外呢?真正的硬,任你怎麼磨,不會起毛邊;真正的白,任你怎麼染,不會變黑。」

那為什麼孔夫子以前教他們說,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為什麼叫他們不要跟他交往?因為你也不是堅,你也不是白,是個半吊子,磨了就損傷,染了就黑。所以要告訴你們說,那一些人不好惹,那一些人太能夠迷惑人,連你們去都得中計,不要去。

孔夫子接著說:「難道老天爺派我來世上渡世,你要我像一條胡瓜一樣掛樹上,掛在那裡也不准吃也不准賣,讓它爛掉嗎?我的生命苦短,我來是有抱負的,我來是要救亂世的。我叫你們不要去動,是怕你們被迷惑。可是我呢?我自信我很堅硬,磨了不會起毛邊,不會磨損,我自信我這個白沒有人染得黑,那我為什麼不去闖闖呢?」

孔夫子到處鑽就是要找辦法,找到辦法要去無不為、去救世。孔夫子告訴弟子,你們這樣才可以、那樣才可以,可是我沒有一定要這樣才可以的。為什麼?因為你們去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我去這樣也行,那樣也行,他已經「無可不無可」了,他準備無所不為了。

這就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之後呢?可以無不為。所以天下的賢達都以救世為情懷。

 

——摘自張慶祥講《道德經》第85集

著陸,從禮貌開始

作者:魏黎

上一次練習黃庭禪成人成己著陸功課,已是兩年前的事了。這次領功課,重溫張慶祥講師關於著陸前的提醒,卻彷彿第一次聽到一樣。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我回想了一番,找到了癥結。

以前我的氣很餒,整個人懶懶散散,觀照也不清晰。今年卻不同,因為立志跟大家抱團養氣,大半年下來,精氣神飽滿了許多,偶爾也能看到氣血的浪頭。張講師在視頻裡提到,氣養起來總得有個適當的用處,這一點正好是我當下的需求。

成人成己練習的第一個環節是禮貌。乍一看,似乎挺不起眼的,因為我自認為是個挺有禮貌的人。可是再聽張講師細細列舉,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落實到,比如走路走在長者的後面,在工作場合還能做到,但面對熟悉的父母,就會覺得有些彆扭。這正是一個練習的機會。

前幾天,陪媽媽外出購物,我不像以前那樣,把攙扶媽媽的任務留給爸爸,而是請爸爸走在前面,我挽著媽媽的胳膊、牽著媽媽的手,走在她身後旁邊的位置,這樣既不越禮,也能給腿腳不好的媽媽一個支撐。

媽媽是個嚴厲的人,我已經不記得跟她「親密接觸」是什麼時候的事了,所以,剛開始心裡很卡,覺得不好意思。但良知不能被蒙蔽,既然立了志,就要做對的事。

就這樣硬著頭皮攙扶著媽媽,觸摸到媽媽因為操持家務已經粗糙的雙手,內心有點酸又有點暖,因為慶幸自己還有這樣的機會回到小時候跟媽媽的親密度。就是這個簡單的動作,感覺跟媽媽貼得越來越近了,也感受到媽媽很享受。

在功課裡,張講師還提到,要經常說:請、謝謝、對不起。謝謝、對不起,兩個詞我經常說,但對熟悉的人,「請」字常常被忽略。

這次練習過程中,我嘗試了一下,當我用了「請」字,自己內心會變得柔軟很多,因為會覺得是受了別人的恩惠和幫助,有一股淡淡的、溫暖的氣血送上來。

更神奇的是,對方雖然是熟悉的人,但是聽到我說「請」字也會跟以往不同,做起事情來,好像更加謹慎和恭敬,臉上的線條明顯更柔和。所以,以後這個「請」字,我會好好用起來。

就像張講師說的那樣,飛機飛得再高,也要有起落架,不然飛越高、越危險。著陸功課就是這個起落架,讓我們把學到的心法、經典,都化為日常動作。

即將開啟下一個功課,但「禮貌」功課永遠沒有完成的那一天,我會把它做得更日常、更平實。


 

佛法的不二法門之精髓是什麼?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當我對黃庭這一股氣不打壓不用力的時候,那這個氣是否就會變鬆?然後我就可以舒服了,對嗎?我是常常聽到人家這樣在分享,但是我做了,卻很少成功,所以想請問,我是哪裡做錯了?

張講師答:

並不是這樣的,你對它不用力,它該緊就會緊,它該鬆就會鬆,而你說:「它變鬆了我就會感覺舒服。」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內心那股氣變鬆了你才會覺得舒服,那就正中了《六祖壇經》裡所說:「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它緊我任它緊,它鬆我任它鬆,不論是鬆是緊,對我都無傷,這才是不二法門,而不是去追求一種你覺得舒服的感覺,或是去逃避一種你覺得討厭的感覺,這在黃庭禪初階課程的第一堂課就講了。禪是接受各種感受,對各種感受不加分別,而不是去追求一種你要的感受。

各位,黃庭禪的第一堂課你多聽幾次,就足夠回答以後你在心學中所遭遇的所有問題了。有時叫你們回來再上一次初階,你們都覺得煩,而你現在所問的問題,在第一堂課就講完了,可見修心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啊!

而你另有個疑惑,你常聽人家在分享時說,只要不用力就會鬆,就會舒服了。但你照著做卻很少成功。而這一點仍有一個誤會待商榷,那就是如果心裡那股氣的緊,是因為你用力,那麼你不用力的時候,它確實會鬆一點;但是如果這股緊緊的氣,是它自己產生的,不是你的因素,那麼你不論如何放鬆,它依然還是緊緊地,不會消失的。

而這個心法妙用就在這個地方,你要針對這種時刻,去練習接受那個緊,不要去轉念,因為你只要一轉念,都是為了要讓它鬆,這就墮入了二法,而不是不二法門了。

上次同學說轉一個善念,它就鬆了。有時是這樣沒錯,但這樣做對心法的進步沒幫助,所以不要轉,直接去面對而已,這個才叫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為什麼你要一直轉念,那不就表示你怕那種感覺的存在嗎?

所以同學對心法的學習,有疑問就要常常從經典裡去求證,或是向明白的人去問法。但這樣同學馬上會面臨另一個困難,就是說同學不論先進後進,也並不是真正很了徹這個心法,雖然分享很多,卻常常也就是各分享各的,但你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到底是什麼。這有時令你感到更迷惘。

所以,有一個明白人很重要,有一個究竟的課程很重要,希望大家有時間的話,初階多上幾次,自然可以得到很多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