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345期:2020.05.21

一、主題文章:素食小故事

這是一個年輕女孩持續7年的吃素小故事,也是關於勇氣、堅持和成長的歷程。

二、問答集錦:容易緊張的原因是什麼?

生活中有人總是容易身心緊繃,與人應對容易緊張,雖然很想改變,但緊張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要怎麼做才能真實而輕鬆呢?

三、禪院軼事:一趟行禪,開啟學道之路(下)

日常生活不曾看到的盲點與毛病,透過耕讀的體會與自我觀照比對,一一浮現。專注內在,用上所學,放鬆、觀照、練習體會:原來外在的問題,真能從黃庭一點氣血變化的實相勘破,品嘗到「煩惱即菩提」的真滋味。

四、經典故事:凡事要守本分

楚昭王有疾,陰陽官卜筮,顯示黃河河神作怪,要祭黃河。但楚昭王不聽勸諫,說堅守本分,不祭黃河。事後孔子評價楚昭王是明瞭大道之人。守本分與明大道的關聯性為何呢?一起來看這個經典中的小故事吧。

素食小故事

作者:黃庭禪小學生

這是一個長達7年的吃素小故事,這也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小故事。

7年前,父母「並不買帳」

開心的小女孩:「爸爸媽媽,我吃素了,吃素挺好的。」驚慌的父母:「吃素對健康不好吧……」

沮喪的小女孩:「不會啊,有研究表明……」

咆哮的父母:「這孩子,怎麼不聽人說呢,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此處省略一萬字)

憤怒的小女孩:「你們就是這樣,每次都反對我!為什麼你們不理解我,別說了,我不聽!!」(此處省略一萬字*n百遍)

此時,小女孩還沒有長大,心性未明,只懵懂覺得吃素是一件好事,既然是一件好事,為什麼最愛的父母還不能理解支持我?為什麼我還要被罵呢?

5年前,同事的「熱情關心」

時間馬不停蹄來到2014,小女孩初識黃庭禪,但依舊懵懂,考驗也隨即而來。

中午收工後,大家一起吃午飯。

領導:「啊?你吃素啊……吃素對身體不好……」

小女孩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不會啊,我覺得很好。」

領導質問:「為什麼要吃素啊?」

小女孩誠惶誠恐解釋:「很多原因啊,吃素對自己對生態環境都有很多好處啊……」

領導總結陳詞:「我覺得有些人愛發一些保護地球之類的感言都是心理扭曲,今天部門一起吃飯,我不允許聽到這種荒謬的話!來來來,你現在就必須吃肉……」

同事A/B/C/D/E……群起而「關心」之:「來,快吃肉!我給你夾!」「快吃啊!別只看啊!」 ……

小女孩僵在原地,拿筷子的手不知道該放在哪裡……

(類似場景迴圈播放n遍)

年終,小女孩在無數加班換回最高考評分,非常開心。領導在年終一對一談話時,似笑非笑的說:「做得不錯呀,將來一定大有可為!」然後默默的把小女孩是名字從升職名單中劃掉,年終獎也去掉一個零。

如此迴圈,小女孩堅持了4年考評最優秀,拿了4年最低獎金,4年「原地不動」……多少個華燈初上,小女孩加班深夜回家後,默默哭泣,「怎麼會這麼難?」

3年前,家庭群其他長輩的「驚天秘密」

小女孩一路跌跌撞撞,黃庭禪心法尚不熟練,但好在她一直沒放棄,還在一群積極健康向上的團體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工工作。這些都像救命的錦囊一般,總能在關鍵時候,把她拉回到素食的初心上來。比如在下面這個情景:

家庭親戚群聊天:

拉家常,氣氛祥和,突然一個長輩拋出一個連結:《驚天秘密!!!老年人想要長壽必看》

大家都禮貌點開看,只見一行黑體大字:XX磚家表明,想要健康,必須多吃蛋白質,吃蛋白質來源於哪裡?來源於吃蛋和肉!

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小女孩,群起而「勸導」之……

「不吃肉, 你是不是傻?」

「吃!!必須吃!!聽話!!」

「長輩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必須聽著!!不允許反駁!!」

小女孩內心受到一萬點暴擊,難受的只想退群……可是礙於都是長輩,不好說什麼,只能默默地回到內心,觀照練習,敞開心扉,接納長輩的善意。也溫和的堅持著吃素這小小的心願。

對,我想大家都知道了,這幾個故事中的小女孩就是我。吃素的好處,不需要我多說,我吃素這些年以來,基本上沒有生過什麼病,潔淨的素食也讓我減少了很多負面情緒。

而現在的我,已經不是7年前那個小女孩。我周圍的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父母從最開始堅決反對已經變成和我一起開始慢慢食素月餘(其實我也沒有刻意引導,只是堅持素食、記錄善本而已,讓他們看到了越來越健康成長的小女孩)。

至於工作,我終於有勇氣果斷放棄了眾人眼中非常豔羨的「金飯碗」,不是因為逃避,也不是因為我害怕領導逼我吃肉,是因為我內心知道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眼中的「金飯碗」,在我眼中,不過是不養生的「漏氣碗」。待在其中,雖然熬到一定年頭,會有非常好的發展,但是人最寶貴的精氣神會被耗散精光而不自知。

至於家中的其他長輩呢?哈哈,告訴大家,依然是反對依舊,但是對我而言,已經沒有困擾罣礙了。

群裡時不時的@我,發一些「驚天秘密」「生活百科」的「磚家」勸人吃肉的文章,一笑而過。平時家庭聚餐中,幾人、十幾人的「苦口婆心」勸導,我也一一笑納,真誠感謝大家的好意。畢竟,也是一分關心。甚至有人突然加肉到我碗裡,我的內心也會「噔」的一下氣血大動。不過我再也不會像幾年前一樣,戾氣很重,怨言以對,而會看著內在的氣血微笑著說謝謝,然後堅決不吃。不卑不亢的溫柔堅持。久了,也就沒有再勸了。一場「鴻門宴」下來,竟然覺得非常長養。

假如可以穿越…

現在我常常回想,覺得自己這素食之路,阻力雖然非常大,但是一路下來收獲也很多,回憶過往,其實我之前有做的很多不恰當的地方。張講師一直教育我們要記善本,我現在回過頭看,很多我當時以為是堅持素食的「善事」,可能一不小心也落入耗氣不養生的「惡事」了哦。很多事情,本都可以有更好的應對進退的方法的:

7年前,當父母反對時,我還是一個不明事理的小孩子。

我會很生氣的反駁,傷了親情,兩敗俱傷。表面上,我是在為食素辯護,實際上,我是為自己爭對錯。

如果可以穿越時空,我會抱抱當時的自己,然後輕輕問她:「如果是古聖賢,面對至親反對,他們會怎麼做?」

5年前,一群同事反對時,我內心是懼怕的。我不敢辯解,內心是苦悶的。

如果可以穿越時空,我會摸摸那個小女孩的頭,告訴她:「還記得張講師說過嗎?一人行之成模範,眾人行之成風尚。還記得你最愛聽講師講的《莊子》嗎?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就算是鯤變為大鵬,想要展翅高飛去往南冥,也要承受拍翅膀擊水三千里,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高空,並遷徙六個月才有可能到達。你想做一件對自己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往往會面對很大的阻力,人生在世有太多太多的考驗,而君子的氣節就是體現在如何面對每一次刁難、阻力和考驗中。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堅守住內心的信念,做出對自己、對眾生都好的選擇。

3年前,對於家庭裡其他長輩第一次的「關心」我的智商不夠,當時的我嚇呆了。甚至中間一度不堪其擾……

如果我可以穿越回去,我一定會笑著對那個長輩說:「謝謝您的關心,您一定是很擔心我的身體才會這麼說的。我明白的。您放心,我會對自己負責的。我也真心的希望您身體健康。如果您以後願意的話,我也可以給你講講素食。」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也可以不抵抗,不大動干戈,不戰而屈人之兵。

其實,我鼓起勇氣分享自己吃素的經歷,不是說自己多麼不容易,而是想鼓勵一下大家。因為生活中,不只是吃素這一個考驗,每當我們想要堅持「修齊治平」的時候,總會面對這樣或者那樣諸多的困難和不理解,我想起孔子在陳蔡絕糧時候問顏回「吾道非乎,奚為至於此?」。顏回淡定自若:「世不我用,有國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

是啊!「不容,然後見君子!」在面對一個個「不容」人生境遇時候,正是我們展現出來「君子」風範的最佳時機。大浪淘沙,誰怕?! 很養生,儘管來!


 

容易緊張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問題:講師您好,我感覺我時常是緊繃的,我的心是緊鎖的,而且話也很少,跟家人容易條件反射一樣的敵對,這跟家庭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但是現在我想改變,我該怎麼做呢?

講師答:家裡的氣氛是怎樣,一定與自己有關,不要把責任一直往外推。自己是什麼個性,自己要負最大責任,不要總是說家庭環境造成的。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

因為,一個寬和的人進入某個團體,就會讓這個團體變得寬和,一個非常緊繃的人進入某個團體,就會讓這個團體開始緊繃,一個嫉妒的人進入某個團體,就會讓這個團體開始猜疑、嫉妒,一個快樂的人進入某個團體,他會感染得整個團體充滿快樂的氣氛。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你的家庭什麼氣氛,這與自己一定有很大的關係。

你的家庭常常緊繃,恐怕是你習慣緊繃而不自知吧!你怎麼知道自己緊不緊繃?那不妨常常照照鏡子,常常看鏡中的自己,把鏡中的自己仔細的看一看,在鏡子前面把表情調整一下,調不過來就把臉拍一拍,把表情鬆一鬆,然後再走出來見人。用你最輕鬆自然的表情去生活,若是你的表情又開始要緊繃了,那就再回到鏡子前去看一看,看看哪裡緊繃,去動一下你的眉頭,展開一下你的笑容,在鏡子前擠眉弄眼一翻,把表情放到最輕鬆的樣子,然後去面對你的人群,感覺一下你在說話的時候輕不輕鬆,真不真實。當你感覺到有一點點的緊繃,就把那個緊繃放掉。當你感覺到自己不真實,就把那個虛偽放掉。

比如你感覺到自己很緊張,人家問你緊不緊張,你不要說沒有啊,你不必偽裝,你就說:「是呀!我真的好緊張,你看我的肩膀都緊起來了。」就像這樣,你開始用最真誠的方式去對人,不要用虛偽的方式去生活,你先把自己放輕鬆,別人就會鬆下來。改變一下處處為自己設想的心,改變那個計較得失的心,你要開始關心別人的得失,你要自己先軟化,別人就會軟化。你只是想到自己,你就會緊繃,別人也就開始緊繃。你要開始關心別人,你的心會融化,別人的心也會融化。不信你就試試看!


 

一趟行禪,開啟學道之路(下)

作者:劉仿枝

發現自己最大的盲點與究竟的解脫方法
(接上期)

第六天,挑戰又來了。與今天合作的同學總是合作不順利,這種人事相處明明是有情緒的,黃庭氣血的感覺卻很細。一直想觀而觀不清或者很快就被眼前的事情帶走了。常常就會想一些方法讓自己接受既有的事實,例如叫自己多做一點啊,對他人寬容一點啊,或者說可能自己哪裡做的不對啊……越是這樣想,這個氣血就變得更加模糊了。一天下來,與前面經驗過通暢的氣機對比,我覺察到自己並沒有真正地接納。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人事關係緊張的縮影嗎?

晚上分享的時候,我大膽分享了這個人事關係的困擾。講師一直講的內觀,我很想知道這種人心的複雜關係,到底有沒有究竟之法,而不是用思維的解決方式。非常感謝同學給了我一個建議,他說,觀不到,你可以讓氣血更大一點,你可以讓自己全身緊起來感受當下那個氣血。

第二天,特別幸運我們又被分配一起幹活了,然後情緒又出現了,在我想逃的時候,在即將被情緒捲進去的我不得不讓自己全身緊起來,那個氣血變得明顯了。後來為了讓自己自然一些不至於讓同學看到擔心,我改成讓自己閉氣,就像進階課講師帶領我們閉氣去觀黃庭那樣。連續試了幾次,氣血越來越明顯,我感受到了那股悶悶的、癢癢的感覺。身體開始鬆下來,黃庭變得開闊,真的不去介懷了,回歸到清真的本性。心裡反而很感謝這個陪我經歷內心戰爭的同學,默默為她祝福。原來外面真的沒有別人,這個發現不是用腦的,是真的,哪怕是人心造成的關係,其實都只是一點氣血的變化而已。

我在想,為什麼我們對人事的不如意會不由自主地一直積累負面情緒呢?幾天幾個月都被困擾著,有的人甚至幾年都走不出來。我想到自己在進階課上學到對潛意識的認識。當我們第一次經歷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黃庭已經被撼動起來了,只是我們無知無覺,頭腦的思維(知見)又愈加遮掩了對黃庭的感受,以至於對某人某事的看法形成了潛意識。負面的潛意識將使人掉入痛苦的深淵。如果能當下或者儘快看到事情發生時黃庭的實相,就能免除負面進入潛意識,就能從深淵裡走的出來,品嘗解脫的滋味,我在想這是不是就是煩惱即菩提啊!

拖拉的解藥

平時我賦閑在家,帶兩個年幼的孩子,8年慢養生活,使我也懶散慣了,遲到成了我的標籤,反正什麼都慢慢悠悠的。到了山上,耕讀四天后才適應了耕讀的作息表。剛開始看到這個作息表,也沒打算去細看,大家走我就走,大家回來我就回來嘛。可沒想到等我看到大家離開宿舍去上工的時候,我不是還在洗衣服,就是還沒刷牙,還沒換好衣服,水又忘拿了……儘管我一天天加快了步伐,前面幾天還總是趕在報數的最後一刻到或者遲到一點。這幾天每天在宿舍裡小跑步時,看到黃庭悶悶的,忽然發現了在內務方面常常出現同樣悶悶的氣血,就在各種各樣的小糾結裡面:洗衣服的順序怎樣?一會站樁出汗然後上工衣服怎麼穿、怎麼換?鞋子穿哪雙,鞋子放哪裡……無數的小糾結特別讓自己耗氣,並且是隱微地在積累。在家時,常常是出門前,先生等得不耐煩就乾脆下樓等,我總是譏諷他一人搞定全家搞定。現在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後面三天立志不再去為小事糾結,糾結的氣血來臨,歡喜地接納它,並且把那個拖拉的小尾巴迅速斬斷,每次都感到很輕鬆。能看到自己那麼隱微的習性,真的很開心。

回到家不覺已快十天,生活中的點滴使我感到自己的收獲真的很多。其一:是與家人應對進退時,能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氣血的低沉,這時會有一種「以觀其檄」的慣性,單純只看氣血,氣血和事情混淆的時候能較快地出來了。其二:是內在更加穩定清晰地去做正確的事情,這種由內而外的穩定,使我感到很踏實,一種能進能出的自信讓我去做以前不敢嘗試的事情。其三:是生活的小糾結越來越來少了,感到很輕鬆,能做更多事情。其四:是沒有那麼怕苦了,心裡能更多顧及他人的感受了。

回過頭來想,這七天的耕讀生活,又是怎樣幫我解決現實的煩惱呢?

原來煩惱不在於現實的事情如何發生,而在於有沒有認識到心是如何被影響到的,在於自己有沒有往內看黃庭氣機的習慣和存在的很多很多的盲點。這裡的一切都在提醒回到自己的內在,去看,去琢磨,去突破。七天的時間,拿起鋤頭,在農場裡共事揮汗,意外收獲是把亞健康抖掉了,而且更加確認什麼是往內了,深入地往內就會發現自己內觀的盲點,使我更加安寧,而且更加智慧,在現實的工作和生活中過得更好。

很感恩張講師,引領我們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向更寬廣、更有智慧的人生。希望更多人走進黃庭禪,走入進階,走入耕讀。就像張講師說的,邀請大家一起來造福世界。


 

凡事要守本分

作者:張慶祥 講師講解

故事原文:

楚昭王有疾,卜曰:「河神為祟。」王弗祭,大夫請祭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漢、沮、漳,楚之望也。禍福之至,不是過乎?不穀雖不德,河非所獲罪也。」遂不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也宜哉。夏書曰:『維彼陶唐,率彼天常,在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滅而亡。』又曰:『允出茲在茲,由己率常可矣。』」

 

——摘自《孔子家語•正論解》

 

張講師講解:

楚昭王生病了,古代皇宮裡面都備有卜筮之官,每逢國家有大事了,都要擇吉凶。這個陰陽官就卜筮,說是黃河的河神作怪,要祭黃河。楚昭王不祭。因為黃河它不在楚國的境內。「是我國境外的,我祭它幹嘛呀?」大夫們為了楚昭王的健康,就說既然卜筮出來了,說是黃河河神作怪,你不願意到黃河那邊去祭,那在我們的國境邊郊對著黃河遙祭,這樣也是可以的。

楚昭王說:夏商周以來三代聖王的禮治是「祭不越望」,不超越這個望。「望」是什麼呢?天子他在他的邦基之內,所有的中原都是天子的,不論哪一國都是他的,那麼當他沒有辦法到每一個國去祭那裡的山川大河時,他就在他的邦基遙對著那個方向去遙祭,這個叫做「望」。諸侯的許可權呢?諸侯只祭他的境內,天子祭天下是因為天下都是他的境內。那麼諸侯也只祭他的境內,不能夠像這個天子一樣在他的國境內遙祭別的國家,這個都算犯了他的本分了。

楚昭王說我是諸侯,我的望僅止於在我的國境之內啊,我可以祭的有哪些河呢?就是長江、漢水、沮水、漳水等等,只有這些啊,不包含黃河,黃河不在我的境內。楚昭王還是不祭,他說不是在我的國境內的禍福就不是屬於我的,不會超越這個江漢沮漳這四條,他說我雖然不是什麼高尚的道德,但是我知道黃河跟我的吉凶禍福是無關的,因為不是在我的國境內嘛。我的所作所為跟黃河顯然是沒有關係嘛,他不願意鴆越他的本分,讓人家說你又不是天子,你做這個事情是幹嘛,況且這個也實在是非常迷信的行為。在我國境內的禍福跟我有關,在我國境外的跟我有什麼關係啊!

孔子在事後知道楚昭王這個典故,孔子說這個楚昭王,是一個明瞭大道的人。道是什麼東西?道它這個天地陰陽的氣,在造化的過程形成天地也好,收束天地也好,按照一定的分位、一定的次序、一定的時間,按照次序往前推進的。不會越過這一個空間然後到下一個。

好像說春夏秋冬,你得春天過了,然後走到到夏天,夏天過了然後走到秋天,你不可能春天直接跑到秋天,這個就是次序。人法地法天法道,修道就是為了要效法這個道,道是這麼有次序,那人辦事要不要有次序呀?要有次序呀!道是很有本分的,那辦事要不要有本分呐?也是要有本分的!所以楚昭王他行事,是一個了悟大道的人,他知道守自己的本分。

當時楚國被吳國所滅,楚昭王後來出奔,出奔之後又回去復國了,他不失國,不會出奔之後就死在外地呀,或者是不能恢復他的國家。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他這個人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夏書》裡面說「維彼陶唐」,就那個帝堯啊,陶唐就是帝堯,「率彼天常」,「率」是遵循,他能夠遵循著這個自然的倫常的分位,他做他這個該做的事情啊,堯做他該做的事,舜做他該做的事情,不會逾越他的本分。

在此冀方,冀是指中原,他把這個倫常在中原這個地方示範得這麼好,那麼「今失厥道」是在說什麼?是在說夏桀,到了夏桀的時候亂了這個倫常的分位啊,亂其紀綱,這個紀也好,綱也好,就是它的頭緒。漁網下面的那個細的叫做目,上面的那個鉤網的時候收的那一條纜繩「大綱」就是叫做「紀綱」。凡事物它的頭緒、主軸都叫做「紀綱」,就是說你把這個天常給亂了,就是亂了這個最主要的治國的主軸啊。

「乃滅而亡」,所以夏桀才會自取滅亡啊!「又曰:允出茲在茲,」這個「允」本來是誠信的「信」,說這個誠信從這裡出,誠信之後的福也由這裡享,它就是引申禍福都是從你這裡出,然後禍福也由你自己在享,就是你做什麼因,會結什麼果,這就是「允出茲在茲」,這個茲就是這裡的意思,所以這是在說你做出什麼,像放出去的鴿子,牠還會飛回老巢,做出去好的飛回來還是好的,做出去壞的飛回來還是壞的。

「由己率常可矣」,由自己親身來示範倫常分位該怎麼守,為君能夠如此也就算差不多盡到自己的分位了。所以楚昭王是個諸侯,他拿起香他要祈禱求神明、山川社稷,那也是在他本國境內,跟離開他的國就毫無關係,他知道他的分位是這樣,這個是說我們凡事要守我們的本分的意思!

——整理自張慶祥講《孔子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