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98期:2019.02.01

一、主題文章:花生裏剝出來的醒悟

佔據生命主體的,多是些家常裏短、瑣碎日常。當我們開始「看見」,才發現習性藉著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興風作浪。也因為這「看見」,良知顯現、溫暖流淌……

二、問答集錦:教育的焦慮如何能解?

因為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選擇不斷的加壓;因為不捨得孩子吃苦,想給孩子有愉快的童年,又陷入了放任,放縱……無論哪種,都容易導致孩子情緒化嚴重,教育帶來家長的普遍焦慮,智者會怎麼做呢?

三、禪院軼事:心存敬意

常想要存著敬意,但總做不到位,經典讀的再多,那法喜總只是刹那,來看看同學的耕讀之旅,差別之處在哪裡?

四、園丁故事:「恥」的故事——【弘景異操】

南北朝的陶弘景,勤於學問,十歲即有異乎常人的志向。一有疑問,深以為恥,晝夜探究,直至明白,因此學問過人。他淡漠名利,隱居深山,卻與梁武帝書信頻繁,以至於被稱為「山中宰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花生裏剝出來的省悟

作者:曹培芝

早起整理陽臺上幾盆綠植,看到去年媽媽帶給我的花生還有小半袋沒有吃完。最近因為照顧二寶,都沒有顧得上吃它了。於是找個籮筐倒出來,尋思著擠點時間剝花生米。

下午我下班回家,看到籮筐裏有一些花生米,知道是婆婆剝出來的。

還沒等我問起來,婆婆便說﹕「是不是要把這個花生再好好曬一下,這個太難剝了,我下午剝這幾個,手剝得疼死了。用老虎鉗夾,一下就夾碎了。用核桃夾也是碎。不知道怎麼弄?」

我摸了一把花生,告訴婆婆已經很乾了,放在那裏,等我有空了剝。心裏卻有點犯嘀咕起來:有那麼難嗎?是你自己不會剝啦!還嫌是花生不好了,等會我剝出來,你再看是不是花生的問題。一邊嘀咕,有覺得哪裡不對。默默地內觀,看到心頭那一股自大和不屑,這感覺如此熟悉,通常別人做的不好的地方,而自己能有所發揮的地方,就覺得自己了不起。 這回覺察到自己的小人心上位,提醒自己寬兩秒,好好認清這個小「嘀咕」,看著這一股自我膨脹的氣血在黃庭逗留,如同看著淘氣的孩子一樣微笑以對。

綁架思緒的小人被揪出來後,理智開始回歸,大腦可以正常思考問題了。花生是我家鄉的一種經濟作物,每年冬天,我都要和媽媽一起剝出好幾百斤的花生米做種子。所以用夾子剝花生,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我的家鄉和婆家相距幾百公里,婆婆那邊卻幾乎沒有人家種花生,最多是吃些炒熟的花生而已。如此也難怪婆婆在對付花生殼這件事情上很不懂得如何用力了,但是婆婆還是很努力地想幫我。這個想法一出來,我的心裏湧起了陣陣暖流和感恩,同時來的,還有因自己之前的那個小得意和不屑的愧疚。

晚上趁著小寶睡覺,我一邊看著大寶玩積木,一邊順手剝花生,婆婆在廚房洗碗,中途出來看到我迅速剝出一大盤花生米,很是驚訝。她好奇地來盯著我手上的核桃夾子,詫異地問:「為什麼你夾的花生米不碎,而且夾完之後剝起來那麼容易?」

看到婆婆一臉孩子般的好奇和不服氣地在邊上看,我心裏那傲嬌的小尾巴又翹起來了:那是啊,我每年剝那麼多花生米可不是白剝的,而且不看看我悟性多好啊……

正在得意之際,耳邊飄出一句話「人有能,勿輕訾;己有能,勿私藏」(小樹苗課程裏才學到的),心裏一驚,趕緊不好意思地把小尾巴收起來。低頭抬頭之間,內觀黃庭氣血風雲變化。

再看婆婆,我的眼中已經沒有傲嬌,反而是覺得她已經到了這個年紀,還像個孩子一般有好奇心,很可愛。

於是,微笑著和她解釋如何夾才能讓力道恰到好處,又能速度快。講完之後,她練習了兩次,發現她因為年輕時做農活太用力,現在雙手抖的厲害。內心酸酸的,感恩她在這種情況下還努力照顧家人,以往婆婆地各種對家人好的情景不斷浮現在眼前,認識到其實很多時候自己真的不一定能比婆婆表現地更好,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說話的語氣表情也愈發鬆下來不少。

後來婆婆雖然沒有學會,但是看表情就知道她今天很開心。

這件事讓我有兩點體會,一是養父母是養心,父母最需要的真的不是多麼富貴榮華,安逸享樂,錦衣玉食的生活,最需要的是家人用心地對待;家裏一位嫂子常說一句話,孝順孝順,就是笑著順著。不論實際上有沒有順其意,發自內心的笑著應對無疑是更加能養父母心的。

同時,一件看似小事卻把自己常常自恃聰明的習性反應地徹徹底底,莫顯乎微,莫現乎隱,繼續在生活中去做練習題,改脾氣去毛病。


 

教育的焦慮如何能解?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問題:講師您好!您有說過不贊成學齡前孩子先學習一年級課程。但目前現狀是,到了學校,不學的孩子就跟不上,很多成績不好的孩子都被排斥。在目前這個以分數說了算的教育環境下,不是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更多嗎?謝謝講師!

張講師答:現代的教育模式,由於電視廣告說「不能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所以每個人就把他的起跑點往前挪,本來的起跑點就是小學的一年級,接下來就把它挪到幼稚園。由於不停地逼小孩學習,小孩內心產生了抵抗,因此小小年紀就變得很習慣地會使他的性子,會常常發脾氣,持續這樣的生活模式,到了小學的時候小孩子的脾氣已經相當大了。

當然也有些父母不讓小孩子那麼早地去學習,他們希望讓小孩生活得愉快一點,有一個愉快的童年,但是現在有這種想法的父母,又大多是西洋教育的觀念,一下子又陷入一種放縱、放任,不讓小孩吃一點點的苦,不打也不罵,這不知不覺又墮入了另一種的極端。等到這從未受過挫折的孩子進入小學之後,必然會受到一些同學間的排擠,老師也會給他學習的壓力,這是他以前完全沒有經歷過的,到那時小孩由於不能適應,脾氣也會變得很大。而那些提前學習的小孩,到了小學階段,脾氣也是很大。因此現在的小孩脾氣好像都很大,這幾乎是沒有例外的。

因此我有一個願望,如果我能夠興辦一所私塾,我希望採用的是古人恩威並施、剛柔並濟的方式。我希望讓小孩適當地學習,依他的年紀給予適當的調教,而最重要的是在品格上的陶冶,先教他: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時再來學文。我會告訴漸漸長大的小孩,你儘量學習,但是你真的有某方面的課程學習不了也沒關係,你以後可以早點進入社會,有了一技之長,長大後一樣可以有很出息。

一個人只要有品格,只要做事肯負責,一樣會有出息的。我會告訴孩子,別人可能看不起你的功課,但只要你入則孝出則悌,我絕對不會說你沒有學習。我會告訴小孩千萬不要功利主義,不要勢利眼,對待每個人都要誠懇。我會告訴孩子,你要盡力而為,如果你願意努力,我會儘量栽培你;如果你不盡力,你有這聰明,但是你不想讀書,那我會認定你的專長不在讀書,而是適合用一技之長去貢獻社會,即使這樣我也不會看不起你。

我希望給小孩子開闊的心胸,當然我會鼓勵他儘量地往前,但是絕對不會在他小小年紀時就把他的脾氣逼急了,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希望如果有一天我的私塾到處開花的話,能夠對社會有一點點的幫助。


 

心有敬意

作者:沈德檔

時光匆匆,轉眼間7日的耕讀體驗結束了,回想起這7天不一樣的體驗,收穫頗豐。

這是我第一次上山參加耕讀,心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來到山上之後,我領受到的第一堂課就是心中存有敬意,先是一個吃飯前的簡單禮儀,接連著把這種敬意帶到上工過程中,開工前對工具的敬意,上工過程中對田地和菜圃的敬意,以及完工後對工具的清洗,儘量把敬意發揮到每件事情上。

當我真正發出誠意去做的時候,那股敬意油然而生。打心底裏讚歎我們偉大的先祖們是多麼的智慧,一個簡單的禮儀,就能讓人心存敬意!

第一份上工的活,就是去溫室大棚挖洞,好久沒有接觸到泥土,突然要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泥土的懷抱中,心中有一種抗拒,是一種擔憂,害怕弄髒自己的衣服,當我返觀自己內在的這些言時,看到了胸口的堵,繼而做事情也畏畏縮縮,一個上午的時間多是在這種心境中度過。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那個饑餓感充滿了整個胸腔,看到食物有一種兩眼放光的感覺,結果一不小心,吃多了,接下來的站樁,心裏一直在打鼓,懊悔自己貪吃。經過一個上午的磨練,下午上工時就放的開了,洞挖到深處,蹲下來也沒辦法把泥土撈上來,後來索性直接坐在地上挖。當我坐在地上的那一刻,發現就輕鬆下來了,當我心甘情願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樂趣!

就這樣,7天時間也換了好幾個工,每次剛開始都有一種新鮮感,慢慢地內心會有抗拒,這種抗拒感一浪接一浪,持續衝擊自己的胸口,好幾次被打趴下。雖然經過短暫調整之後,又不得不繼續工作,感覺自己的內心一直在拉鋸戰鬥!直到後來一天晚上讀經典時候,在《傳習錄拾遺》中有一段陽明先生說「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勿失此好光陰也」,當時心頭一震,這不就是指點出我白天的上工狀態嗎,而我卻失此好光陰。再想想我耕讀的目的,不就是要在白天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能創造更多的煩躁氣血讓自己去內觀鍛鍊,一步一步熟悉心法嗎?有了這一層體認後,在接下來的幾天工作中,不論是因為身體累而引發不耐煩的氣血上來,或是和講師上工時,指點我時而產生的辯解氣血,我都能夠看到它就發生在我的胸口。雖然大多數時候會被習性帶跑,但比起以前更多時侯往自身觀照了,而且看到了它的存在。

經過7天時間的鍛鍊,正常的作息時間,讓我的精氣神自然得到長養,和剛去書院的那天相比,明顯的感覺到那股朝氣。重要的是耕和讀的巧妙結合,讓我在追尋心性真理的道路上,漸漸明朗起來!

小編後記:心性真理,彷彿天邊的净土,遠遠勾不著邊,但看到同學這一趟臺灣耕讀之旅的分享,從一開始感受到的敬意,進而在工作裏的煩燥裏,洞悉得往內觀照的實習,見證到經典在自身上發生的感動。內在心法、耕讀之樂,不在口上說得輕鬆自在,而在這一趟耕讀之旅真實見證到了,不禁讓人也期待和他一樣,真實感受一番呀!!


 

「恥」的故事——【弘景異操】

【原文】

弘景冲齡。即能明理。一事不知。以為深恥。

南齊陶弘景、幼有異操。讀書萬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年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曰、仰青天。觀白日。不覺為遠矣。 梁武帝蚤與之遊 。即位。徵之。不出。有大事。 無不諮詢。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讀書萬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此一也。即孔子吾道一以貫之之一也。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而成聖。得其一。萬事畢。弘景得一了一。是以享壽八十五。無病而逝。顏色不變。屈伸如常耳。

【白話解釋】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現江蘇南京)人。南北朝時候齊國人,一生經歷南朝宋、齊、梁三個朝代,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醫家。他出生於書香家庭,從小就特別愛鑽研經典古書,醫藥典籍,所以不到十歲,就已經博覽群書啦!在他心目中,對聖人的言行已經非常熟悉,並且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他在當地非常出名,對經典有任何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大家都會跑來問他。有時候,別人問的事情他不清楚,沒讀過,或者不記得,他就趕緊去查經典,找資料,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家人說:「你何必這麼辛苦呢?任何人都不是完人,哪裡有全部知道世上所有事情的人呢?跟人家說你不知道不就行了嘛!」 陶弘景說:「確實,人不可能知道世上所有的事情。但是,當別人提出問題,自己不清楚的時候,還不去學習,就是孔夫子說的下下等人啦,那怎麼能不感到羞恥呢?」家人問﹕「孔夫子怎麼說?」陶弘景說:「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意思是說,天生就知道很多的人是上等人,通過學習而知的人,稍次一等。有困難和疑問才去學習的人,是又其次的;即使遇到困難和自己不懂,也不去學習的,那就是下下等人啦!)。我已經是困而學之啦,不能再做困而不學的人!」家人聽他這樣一說,深覺有理,便支持他找到學問的答案。

大約在他十歲的時候,得到了道士葛洪做的一部《神仙傳》,陶弘景看了非常歡喜,日夜鑽研,非常嚮往那種清新靜雅的境界。他說:「仰起頭來看著青色的藍天,熱烈的白日,天地造化如此奇妙,心中有莫名的敬仰升起,意境伸向遠方!」 十五歲他便著書《尋山志》。二十歲時,他被推薦去陪各位皇太子們讀書,後來任左衛殿中將軍。他淡薄名利,對做官毫無興趣,於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36歲的陶弘景辭官,把官服掛在神武門上,到江蘇曲山(今天的茅山)隱居去了,並開創了道教茅山宗,遊歷諸多名山,探訪藥草,自號「華陽隱居」,成為了著名的道教人物。

另外,他也十分喜愛醫藥學,親自驗證、尋找藥物,調查研究,為人治病,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寫了第一部藥學專書《本草經集注》,對祖國的醫學作出卓越的貢獻。

梁武帝蕭衍早年便與陶弘景認識,稱帝之後,深知陶弘景的才能,幾次想請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拒絕了。有一次陶弘景還畫了一張畫,上面有兩頭牛,一頭自在地吃草,另一頭帶著金籠頭,卻被拿著鞭子的人牽著鼻子。梁武帝一見,就知道陶弘景不願意被官場束縛,也就不勉強他了。但在遇到許多國家大事,自己無法定奪的時候,就會寫信,派人送到曲山請教陶弘景,陶弘景看在多年好友的份上,就回信給梁武帝,於是,朝廷與曲山之間信件不斷,陶弘景雖身在朝廷之外,卻成為了影響朝廷決策的人物,所以當時人們都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治學嚴謹,學識淵博,精通天文曆法、山川地理、醫術藥物、棋琴書畫乃至陰陽五行,在藥物、治煉、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等古代科技多個方面都有一定貢獻,令後人歎為觀止。

改編自蔡振坤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初集第四冊 恥篇《弘景異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