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76期:2018.06.21

一、主題文章:把習禮寫進善本

在自我成長的路上,一個練習的熱情過後,舊有習性又令我們裏足不前。明師一次次翻新花樣的給出練習方式,來助我們擺脫舊習羈絆,重明志向,找回善的根本。

二、問答集錦:做什麼功德最大?

人們總是以累積功德多少為修行最重要的事,但做很多功德就可以成佛了嗎?小心,這可是歧路一條!想要脫離輪迴之苦,關鍵在於……

三、禪院軼事:道在日常

我們常期待與眾不同或轟轟烈烈的修行記事,但殊不知當我們體會到平實的行禪,也享受於其間,這不就離道愈近了嗎?看看位同學的心境是如何的轉變的?

四、園丁故事:「忠」的故事——鍾離陳殆

齊國醜女鍾離春,容貌鄙陋無雙,四十歲還孑然一身。可她竟憑藉才華與膽識,贏得了齊宣王的尊重與寵愛,被尊為王后,為齊國大治做出非凡貢獻。這位奇女子的故事,又將帶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把習禮寫進善本

作者:清泉

善本,記錄的是外在的事情,長養的卻是內在的正氣!只要是心甘情願每天有記錄善本的同學,應該都會有這個同感吧。記得張講師剛提倡善本的時候,我心裏就冒出一個疑問:自從學習黃庭禪以來,善事不是一直都在做嗎?有必要多此一舉,還要隨身攜帶個本子,去記錄所做的善事?單憑「隨身攜帶」就已經給我們添加了幾多不方便了。心裏雖有嘀咕,但幸虧沒忘記要「寬兩秒」,然後照著去做。況且講師提倡善本自有他的道理,就像當初提倡「寬兩秒」,一定要用手觸摸黃庭一樣,也有不少同學心存抵抗。還有教導我們敲打黃庭、按揉腹部、提倡讀經,乃至現在的耕讀樂活等等,無一不是經過時間證明,經過實踐檢驗過的養生好方法。

邁出善的腳印

想到此,我也釋懷了,看完講師的《善本——管理自己好絕招》,更加信心滿滿,立即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恭恭敬敬地在首頁面寫上「善本——見善恐不及,見不善如探湯」,當天就邁出了第一個善的腳印,記錄善本一條。

講師說:「凡是對身心性命有益的言行,都是善,都可以記錄善本。」有了這個方向,開始的十幾天,我的記錄熱情洋溢,掃地洗碗、買菜做飯、分享素食、站樁靜坐、讀經打字,甚至開車禮讓行人、出入社區保安問好、撿垃圾、佈施、放生等等,我都記錄得不亦樂乎。

心一懈,志就歪

但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推移,記錄的熱情明顯也在消減,覺得記來記去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善事有做就好了,何必天天記錄?」的疑問又上心頭。心一懈,志就歪,停頓了記錄的後果就是再也不像開始一樣主動去為善了。其實我們生活範圍很窄,習慣也大都是模式化的,認知思維都有局限,所以也容易被舊有習性所捆綁,然後又回到原來的生活模式中。紅塵中的修行就是這樣裹足不前的。

習禮,施由近始

講師說:「其實我們不需要瞭解更多什麼新東西,而是缺乏管理自己前進的方法而已。」書院明白我們的那點德行,總是變著法兒循循善誘。最近又推出了「習禮」。習禮的練習,無論在學校的課堂還是在實地生活禪,效果立竿見影。因此「把習禮寫進善本」被我們當作每星期生活禪的一項功課。

施由近始,練習也一樣,得從家裏人著手。過去,看到家人的一個不養生的習慣動作,我就急欲去改變對方,應對的模式習慣了要先給對方講道理,擺明什麼是好的對的,什麼是無益的,然後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落實。可往往事與願違,對方明知道是正確的事就是不去做,甚至對著幹,針尖對麥芒,結局是「一把無名火,燒毀功德林。」有了習禮的啟發,現在的應對就更富有彈性了。

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太太有個習慣,在家就愛斜躺在沙發上看手機。以前我一發現就會對她說:「哎呀,老太太,你學黃庭禪也不少年頭了吧,這樣的姿勢看手機不耗氣嗎?」太太經常埋頭不理我,或者來一句:「我覺得這樣舒服啊,你能拿我怎樣?」我能怎麼樣,胸中火大唄。通過參加習禮後,再看到她依舊斜躺在沙發看手機,我會自自然然的坐到她的身旁,邊用手把她扶起來邊對她說:有件事情想要跟她聊聊;或者是我先泡好一壺茶,然後對太太說:「來,請喝茶。」太太就馬上坐起來喝茶聊天了。這兩種方法,無須講理說教,都能讓太太放下手機,矯正坐姿,在親情洋溢的氣氛中輕鬆解決問題,順利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然,有了習禮,家庭生活不是從此就沒了煩惱。有時也會被情緒帶走的時候,但都能很快就回來反省自己,想想習禮的場景,捫心自問,難道我就只有這種應對方式嗎?為人好的初心如果達不成好的結果,這中間一定會有我們需要改變的地方。

講師說過,只要把善做出來就行了!特別是對於成功了的習禮,我就會很珍惜地把它寫進善本,記錄下自己習禮改變的點點滴滴。


 

做什麼功德最大?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同學問:張講師,您好!現在的人心不古,且非常的難渡,可是法佈施的功德又較大,那您覺得渡一個人「成道」的功德大,還是廣結善緣渡讓很多人「入道」的功德大呢?

張講師答:先不回答您哪個功德大,您這個問題正是現在很多人的盲點,這個盲點就是大家認為做很多很多功德之後就可以成佛了,就可以脫離六道輪迴了,實際上這真是人們的一大誤解啊。因為如果你幫助了一個人,種下了這個因,來世就是會得到別人的幫助,你這輩子幫助的人很多很多,來世你就會有很好的善緣,會有很多很多人幫助你,你這輩子佈施了好多好多錢給人,下輩子你將會有很好的因緣賺很多很多的錢,這輩子你做了好多好多的福德,下輩子你的耳垂會很大,額頭會很寬,整個人看起來氣宇軒昂,這當然是非常好的事,但這與成佛無關。

因為積福也好,做惡也好,都叫做「有漏因」。就是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種善因下輩子得善果,你種惡因下輩子得惡果,福享盡了禍就來了,禍受夠了福就來了,這因果迴圈不已,不論善事做得多大,總有享完漏盡的一天,因此叫「有漏因」。

這善惡都是因果輪迴圈的定律,種惡因、種善因都像仰空射箭,你的功德大就好像射箭的人力氣大,箭射得遠;你的功德小就像力氣小,箭就射得近。但是不論你力氣大小,不論你射遠射近,終究是仰箭射虛空,勢力竭終還墜啊。最後這個箭終究會落下來的啊。因此不論你這輩子造多大的福德,等你下幾輩子把它消耗完的時候,你就和任何一個沒做什麼善事的凡夫俗子一模一樣,更說不定某輩子因為福報太多,錢財太多,一不小心又種了惡因,最後還要受到惡報。所以種善做惡總是因果輪迴定律內的事,永遠沒完沒了的,與超脫生死輪迴毫無干涉。雖說做功德很重要,積善緣也很重要,累積了足夠善緣與修行的緣分,這些都很好,但要超脫生死輪迴卻與此無關。

那麼現在你會問,究竟的成佛之道是什麼呢?要怎麼樣才能解脫生死輪迴呢?各位如果讀過《金剛經》你就會發現,《金剛經》裏有好多的篇幅都在講,縱使你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縱使你用無量的七寶佈施,甚至你用無數世的生命去佈施,那作用還不如一句《金剛經》裏的一首「四句偈」呢!那麼四句偈是什麼?《金剛經》講的四句偈就是指出一個解脫煩惱罣礙的心法,只有掌握不分別取捨的心法的人,才能啟動性命造化的樞機。這個性命造化的樞機我在修行的原理——《撥雲見日》這本書裏面已講得很明白了,這書網路上也下載得到,各位有興趣的話下載來看看就能明白一二。

總而言之,積功累德也好、造了許多過錯也好,都是因果輪迴圈裏的事,都是「有漏因」,為什麼叫「有漏因」,各位看過沙漏嗎?你雖積很多很多的功德,但那就像沙漏一樣,沙漏下面有個洞啊,不論裏面的沙子是多是少,時間一久了終究要漏完的不是嗎?同樣的,你造了很多很多罪業也是像沙漏,上面的沙再怎麼多,時間久了終究還是有漏完的一天,禍受夠了總有一天也能開始享受你的福,福漏掉了總有一天就開始遭遇你的禍,「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就是因果輪迴圈的定律。所以不要把做多少功德當作成佛的直接原因。

佛家說萬法唯心,成佛最重要的是一個不分別取捨的心法,悟透了這個無相心法之後,明心就能見性,性就是造化樞機,顯現造化樞機,啟動了法身內剝陰取陽的本能,才開始了返本還原的一條道路,最後清靜法身的造化完成了,才是真正地脫離輪迴之路。


 

道在日常

作者:煉石

一晃九天的行禪就結束了,沒有熱鬧的道別,那天早晨五點多一點,背起行囊就出門了,去機場就像去上班一樣。

一次平淡的行禪,沒有刻意,只有自然。到了就幹,幹完就走。我好像已經有一點點,四年前自己羡慕的那種灑脫了。

我與太太輪流上山,我選擇上山的時間,一般都會是既沒有進階課程、廚心培訓,也沒有重大活動。好處卻是有大把的時間與講師相處,幫瑞穗姊打雜。這次上山行禪是下午五點左右到達,來到中庭向瑞穗姊報到,她忙得頭都沒有抬,讓我自己照顧自己。我到房間收拾鋪蓋,想著快吃飯了,也不知道該幹什麼,就泡了一杯山泉水清茶,剛沒喝幾口就聽見瑞穗姊在喊,讓我去北院山上找講師。

也不知什麼事,趕快換上上工雨鞋,抄近路向北院最上頭奔去。眼前諾大的兩個溫室,看見講師正在和兩個志工在忙碌著。我叫了聲「講師」,講師並無客套,直接說「來」,然後告訴我這麼這麼做。

抽空偷看了一下講師:洗的泛白的黑T恤,草綠色的多兜褲,頭髮長了,臉瘦了,很專注,很嚴肅。忽然發現自己當下很緊張,放鬆了一下肩關節,與湧上來的那股氣血共處了一會兒,然後加快節奏,好跟上講師的步伐。

很快,佔三分之一大棚面積的育種工作,就順利完成了。講師很開心,問我到禪院發現有什麼不同嗎?我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講起。

禪院大了好幾倍。西院圍起了漂亮的圍欄。多了上下山的紅綠燈。溫室多出了十幾個。原來只有小牛一臺沙灘車,現在多出來小紅、小綠還有各式各樣的農具。有專門的育種大棚,還有可以讓種子一粒一粒落在育種盤裏的科技工具。中庭多出來了講師接受新北市市長朱立倫頒獎的照片。停車場多出來一輛,印有「臺灣耕讀生活推廣協會」的貨車,一問方知成立了一個這樣的新機構。從山下到山上,各個路口都換上了黃庭書院內心有機農場的指路牌。

其實我也就是兩個月沒上山,建設速度總是讓我們想不到的。

第二天安排的工作,是給迎風面的溫室周邊的柱子挖洞加固。我提著工作用的鐵棒,(臺灣好像是叫巴魯阿),愣愣的看著長著雜草叢生的工作地點,不知如何下手,左轉右看,每個鐵柱相當的結實,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挖這個洞,做這樣一個在我看來沒什麼必要的工作,有點沒勁,總想有人給我換一個工作什麼的,我寧願幹出大力流大汗的工作。可是旁邊既沒有人,也沒有其他工作。晃了一圈,也就死心了,只能這樣自己幹。找來鐮刀把雜草割了,蹲下來用鋼釺一下一下把土挖鬆,再用手一點一點的把土摳出來。

以鋼管為中心,開始挖洞,直徑25到30公分,深40公分的洞,第一個竟用了近兩個小時時間,一天才能挖三四個,這讓我自己很不能接受。特別是聽志工說,颱風來時把巨粗的樹可以連根拔起,我嚇了一跳,如果大棚因為我的粗心、我的偷懶而被颱風吹倒…不敢想像,於是開始席地盤腿而坐,與土地親近,拿起重重的鋼釺,小小的尖頭用力往下,不數一下兩下還是幾下,放鬆關節,觀照內心,就練一個心甘情願。然後發現效率高了,品質好了,後來一天能挖9到10個了。放下身段,打開胸懷,原來心甘情願,首先心是甜的。

其實也就冷清了一天,禪院就熱鬧了。

半農半X活動開始了。我的理解「X」是可以替代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的,就是說我們除了現在的本職工作之外,還可以做一半的農夫,去關愛土地、關愛自己的身體。

與他們一同工作的內容,是一個讓我感覺到無法想像的事情:長住志工帶領我們四人,把三個水塔拉到山頂安裝,沒有路。

水塔並不重,不銹鋼做的,容積大概可以裝兩三噸水。可是沒有路啊!要通過叢林,拉到講師事先挑選的,離山頂海拔只差30米的地方。當然按以往的經驗,我相信是可以做到的,因為講師教給志工,志工帶著我們落實。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怎樣才能做到?

把水塔放倒,一個人用短繩子綁在前面拉,另外四個人兩兩一組,用繩子攔腰一綁,這樣手好著力。然後找了一個樹木稍微稀疏的地方作為入口,就開始了。喊著12。。。3的號子,拖著龐大的水塔,遇大樹就拐彎,遇小樹藤就砍,連拉帶推連滾帶爬,居然也就到達了目的地。回頭往下一看,一條新路出現了。

三個水塔全部拉上來以後,就要在山坡上安置它們。這塊地土下面不是石頭,就是盤根錯節的樹根,五人分工合作連砍帶挖,正元操作鐳射水平儀,反復調整地平面,竟在下午收工之前完成了。

三個水塔。徒手搬運。沒有路。穿過叢林。

五個人。一天時間。山坡安置。安放完畢。

這個完全意想不到的工作,我覺得算得上轟轟烈烈,與半農半x的幾位年輕朋友連連擊掌慶賀後,感歎平常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限制,是多麼的可笑,看似不可能的事,其實去做就可以了。當我感歎著跟講師說起這個事,問是不是講師新發明的方法?講師說本地的山民都是這麼做的呀。我感歎我們所謂的聰明人真的不如一點一點去做的山民。就像修行一樣,「聰明」是聰明人的一道坎。

除了我所說的轟轟烈烈裝水塔這樣的工作,禪院日常的工作,多數是不起眼的瑣碎之事,現在建設好的有機農場基地,就是志工同學一點一點的不起眼的工作創造成果。講師常常提醒我們,真正的學問就是平平淡淡的,不熱鬧也不感動,就是點點滴滴的小事的積累。我在想我自己的問題,是不是淡看了在日常的小事上的修行?總想找那些轟轟烈烈的事情來修行了呢?

把不起眼的點點滴滴工作做好,才有了現在如畫的內心有機農場,我的家。


 

「忠」的故事——鍾離陳殆

【原文】

齊鍾離春,容貌醜陋。自詣宣王,危言直奏。

周齊鍾離春,無鹽邑之女,容貌鄙陋無雙。臼頭,深目,長壯,大節,卬鼻,結喉,肥項,少髮,折腰,出胸,皮膚若漆。行年四十,無所適。乃自詣宣王,直陳君國四殆,正而有辭。宣王善其言,納為夫人。盡反舊時所為,齊國大安。

呂坤曰:「無鹽色為天下棄,而德為萬乘尊,亦大奇哉。世之婦女,醜未必無鹽,而為夫所棄者,當亦自反矣。以無鹽之陋,出切直之語,而齊王猶尊寵之。狂惑之夫,不受婦人之諫者,當亦自愧矣。」

【白話故事】

周朝時候,有一個複姓「鍾離」名「春」的女子,是齊國無鹽地方的人。這個鍾離春容貌醜陋到極點,大額頭,深眼窩,長手指,大骨節,朝天鼻,粗脖子,頭髮稀疏,弓腰,雞胸。她的皮膚呢,好像黑漆漆過一樣,非常黑。因此鍾離春到了四十歲的年紀,還沒有出嫁,自然成了剩女,無處容身。

但是鍾離春雖然相貌醜陋,卻飽讀詩書,志向遠大。有一天,她換上一套乾淨的粗布衣服,獨自一人來到齊國王宮去求見齊宣王。

(編者按:當時那個朝代,一個女人膽敢跑去王宮求見一國之君,是何等的膽量和勇氣啊。)

見到齊宣王后,鍾離春竟然大方磊落地說:「我傾慕大王的美德,願意在大王後宮做聽從差遣的宮女。」 齊宣王看著眼前這個醜陋無比的女人,竟然異想天開,不自量力,口出狂言,齊宣王帶著嘲諷與好奇看著鍾離春,禁不住哈哈大笑。如果眼前是一個漂亮的女子,齊宣王說不定會接受她的請求,但是看著這麼一個醜女,齊宣王內心又是鄙夷,又是驚異。不料,鍾離春卻不被齊王的嘲笑所影響,鎮靜自若。接著一邊搖頭,一邊大聲說:「危險啊!危險啊!」

聽鍾離春這樣一說,齊宣王心裏更是驚奇:這麼一個醜女,話語奇特,難道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嗎?邊想齊宣王邊不由地探出身子問道:「你說的危險,是指什麼?」

鍾離春端正身形,一字一頓地回答道:「當前秦楚都在暗處窺視齊國動向,虎視眈眈地伺機而動。大王您卻不集中精力整頓國內政治,不明辨忠奸,不積極確立王位繼承人,這是第一件讓人憂慮的危險;大王安於享樂,沉緬酒色,不思進取,不講禮數,把一國之君該做的事情都拋在腦後,對國家的未來也不關心,這是第二件讓人擔憂的危險;大王耗費大量財力人力建造豪華宮殿,使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今後無法迎戰敵兵,這是第三個讓人擔心的危險;現今忠臣賢良都逃匿山林,而阿諛奉承的小人伴您左右,想進諫的人沒有辦法見到大王,所以大王您很難聽到大臣們對於國家前途的忠誠建議,這是第四件讓人憂慮的危險。因此,當前齊國已經危機四伏, 到了極其危險時刻。」

鍾離春的一番陳詞,讓齊宣王聽得目瞪口呆,從不屑、驚訝到欽佩。沉思了很久,齊宣王誠懇地說道:「你的話,讓我如夢初醒。」

為了表明自己要痛改前非的決心,齊宣王他下招請鍾離春做了皇后。在鍾離春的協助和建議之下,他逐漸改變了之前的錯誤行為,齊國因此得到很大的改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盛局面。

後世呂坤評述說:「鍾無鹽相貌雖為天下人所厭棄,德行卻被萬乘之尊的大王所倚重,真是世間奇蹟。世上那些相貌沒有無鹽醜陋,卻被丈夫所厭棄的婦人們,應當自我反省啊。而雖然無鹽面貌醜陋,但齊王卻因其言談深刻正直,而尊敬寵愛她。這足以讓世間那些不聽婦人勸諫的輕狂迷惑的丈夫們愧疚自省啊。」

(編者按:按照古書的描述,鍾離春外貌醜陋的程度異乎常人,但她絲毫不被外貌所累,從容自信。這是因為她從小不受相貌的牽絆,一心勤奮學習,注重品行和學識上的積累,所以成長一個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勇氣非凡的人。她的高遠志向與膽識才華,支持她衝破世人對她外貌的偏見,自薦進入王宮,並受到了齊宣王的賞識,最終做了齊國王后。在齊宣王的支持下,她的理想抱負,得以施展,為齊國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本文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二集忠篇《鍾離陳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