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31期:2017.03.21

一、主題文章:成長的抛物線

初嘗身心正向轉變的喜悅,可是回到生活裡,就再次被打回原形。這是很多修心之人都有過的經歷。成長不會是一條直線,只有能穿透迷霧的人,新一輪的成長感悟才會再一次呈現在眼前。

二、問答集錦:講儒學為何要引用佛家的詞彙?

聽張講師解說陽明心學和儒家經典,常引用佛家的詞彙。網友對此有疑惑,講傳統文化非要拉上佛家道家幹嗎?三教紛爭一直存在,該如何用智慧寬闊的視角來看待?

三、園丁故事:孝的故事——蔡順拾椹

蔡順與母親相依為命,特別孝順。可是這年趕上兵荒馬亂、鬧大饑荒的時節,他為了給母親尋找食物來到樹林,不想遇到了一群搜尋食物的赤眉軍。面對險情,蔡順又是怎樣應對的呢?多年後,母親去世,就在即將安葬母親的前夕,鄰家卻突發大火,眼看即將燒到母親的棺木,蔡順又是如何做的呢?

四、禪的行者:苦中煉心

行禪就是要往苦的地方去,淬煉一顆可以苦中鬆得開的心。這真的有可能嗎?且看這樣一群普通人,深入吃苦中,去探尋禪的真諦。

成長的抛物線

作者:健健媽

複訓歸來,宛如重生。

複訓前的緊張和惶恐,在見到同學們躬身問好的瞬間消失了,起的是自己落後的感覺——自己原以為有進步,但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看到會場外小朋友在躬身禮敬問好,心裡生起的是學問落到實處的扎實的感覺,這次複訓,來得太及時了。

一年前的3月29日,因為心理不堪負荷,周圍人的情緒波動會嚴重影響我的生活,我進入了黃庭禪的課堂——寬兩秒、成人成己、大小先後,步步走來,感覺收穫很大,我可以基本上不受他人的影響了,心理上大的問題也消失了,但無數的碎碎念開始向外冒,然後因為身體突然生病,生活工作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只有站樁靜坐才能緩解,其餘時間整個人是昏沉無力的,簡直就是在「等死」,對黃庭禪的疑問開始出現,問題出在哪裡?

一年後的4月29日,因為身體不堪負荷,懷著對前途的不確定(雖清晰方向,但無力前行),我第四次進入黃庭禪初階課堂,依舊是像第一次進初階課堂一樣,在昏睡中聽完了《中庸》首章,但整個人對黃庭不同情緒下、不同念頭下的不同的氣血形態,認識卻無比地清晰。更值得一提的是,時隔一年,我才在同修的幫助下,真正找準了黃庭的位置——原來過去一年中我摸的黃庭都不是真正的黃庭!難怪那麼長的時間了,我偶爾才能看到黃庭氣血的形態,大部分都是在感覺氣血的波動。

可我為什麼感覺自己的情緒越來越小了,感覺要成為一個木頭人了呢?請教助教,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打著「寬兩秒」的旗號在「觀不在」(抵抗、忍耐、想趕走情緒),所以心性上的提升很慢、很小。恍然大悟之後,我終於開始真正面對自己內心的種種情感,恐懼、憂慮,焦慮、憤怒……充分地體驗豐富的情感背後的氣血,原來修行是可以讓情感很豐富,但情感對自己的影響卻越來越小,我可以細膩地感受到各種情感,同時也具備了從情感中隨時脫身而出的能力。寬兩秒練得好,就能面對真實的自己,清晰自己的起心動念,並清醒做出自己抉擇,甘願為之負責。這一刻,我恍然大悟。

接下來的「歸根曰靜」是另一個突破,第一次進課堂時,在進行這個環節時,我是「享受待遇」的,在隊伍的一旁自己慢慢活動,而歷次複訓回來,包括平日,同修們都有勸我增加跑步,我卻屢屢拒絕,因為身體不舒服,不敢活動,不能活動等等原因。而這次,我仍有猶豫,卻毅然跟上了大部隊,依據自己的感覺增加活動量,而在最後的衝刺中,感受到健康的累,輕鬆的跑,真的體悟到「跑不動」這裡面約束自己的有念頭,有黃庭氣血形態的束縛。

就這樣一層層,從思想上觀念的轉變,到行為,到心性,我一步步穿透迷霧,因為自己體驗到了,所以對所有的內容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認識和理解,嶄新的世界在我面前打開了……

離開課堂回到家中更大的驚喜來了。兒子的考試成績不好,黃庭開始劇烈動盪,兒子的行為習慣不好,斥責的話又要脫口而出,按住黃庭,感受氣血,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比原來變得寬和了,可以更多地站在兒子的角度考慮。兒子的不容易,考慮我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於是,我知道了,兒子缺乏的,是我們對他的鼓勵、支持和陪伴,習慣的養成來自堅持,這是需要我去做出來,讓他感受的,而不是單純地發佈命令,不管不問的。生命需要的是陪伴和引導,而這需要我的身體力行,所以,我要做好自己,修心修身,明理,有節。

這次,我的道路更清晰了——實現自己目標的路就在腳下,只需要我去做,這是個階段的突破,我知道,我還會有反覆,然而這是成長的必然,每次反覆,脾氣發作的程度減輕了,自己恢復常態的速度也快了,開始「觀自在」了,關鍵是自己對自己的覺察開始深入在生活裡的點點滴滴裡,而與此同時,也更加覺察到自己對經典學習的不足,心理、生理和事理三者是不可分的!

感恩遇到黃庭禪!

也感恩我自己一直以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覺察、改過,從理論到實踐,加油!


 

講儒學為何要引用佛家的詞彙?

作者:張慶祥 講師

網友問:陽明先生說:「聖人之道,悟性足矣。」又說:「天下第一等事是做聖賢。」而講師總是不時說到「佛性」這個名詞,按照儒家和陽明心學來講,應該講「明德」才對,既然要提倡傳統文化,又何必用佛家的名詞呢?如果儒釋道都是一樣的,那麼只留一下個佛家或道家也就夠了,何必再講儒家的心學呢?老師,您是在講儒學還是在講佛法?

張講師答:語言文字不同往往會產生隔閡,比如中國的「仁」字,在英文中就很難找到一個貼切的字眼來替代,若直接翻譯成「愛」,又覺得若有所失,不能表達出它真正的意思來。經典裡所用的語言文字也是這樣,各教經典裡很多字眼,大多數是用來形容本性的,雖然他們用的名詞可能不一樣,然而本性只有一個。在佛家可能稱為「佛性」;在儒家可能稱為「本性」、「良知」、「明德」;在道家,可能直接稱它為「道」、「氣」。學者如果能夠放棄派別歧見,用各教不同的名詞互相佐證,對於本性的體會便會更圓滿,更不易產生偏失。這就好像研讀經典一般,即使是同一教派的經典,也不能只研習一部,這樣容易偏狹了自己的知見,墮入種種誤會而不自知。因此古今有很多佛家高僧,在講經說法的時候,也常引證道家或儒家的名詞來相互佐證。而近代的王陽明,在《傳習錄》裡講的心學,也常引證到很多佛家的名詞、公案。我想佛陀和老子在天上有知的話,也必然不會反對儒家的人引證他的說法才對!

老天爺派聖賢仙佛下凡,在地球上創立了三教,目的是讓人們可以互相佐證,而不是讓他們驕傲自恃,各持己見。以前我讀經典的時候,就是三教經典平衡著看的,因此我才有機會發現,三教原來是互相連貫的,那麼多不同的名詞,原來都是在講同一個本性!那麼多不同的比喻,原來都在講同一個心法!把三教的名詞拿來相互佐證,讓人更容易明白心性的本質,因此我在講《六祖壇經》、《金剛經》的時候,也會引證儒家、道家的話來佐證;講《道德經》的時候,也會引證佛經的話語來佐證。

真理不分教派,也沒有年齡、種族的區別。講儒家經典,引用佛家的話來佐證,是對佛家的一種肯定與尊重,而不是詆毀;是促進宗教的融合互信,而不是狹隘地要在教派之間劃出鴻溝。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包容,當時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原,中原的人對這外來的宗教沒有絲毫的排斥。今日中華民族吸取了佛陀慈悲的精神,成為文化中的養分,我相信今日有人引用佛家經論來教化子民,促進宗教融合,佛陀一定感到非常高興。


 

「孝」的故事--【蔡順拾椹】

蔡順喪父。世亂歲荒。拾椹奉母。赤黑分筐。

【原文】

漢蔡順、少孤。事母孝。遭王莽亂。拾桑椹,盛以異器。赤眉賊問其故。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之,贈牛米不受。母喪,未及葬,里中災,火逼其舍。順抱柩號哭,火遂越燒他室。母生平畏雷,每雷震,順必圜冢泣呼。

薑書鑒曰,人子於丁艱之際。躬當大事。處常且難。不幸遇卒變。惟有出萬死一生之計耳。君仲母柩逼於火。抱而號哭。辟患不為。非天性激發乎。至諴感神。火越他宅。所全者大。拾椹猶其餘事耳。

【白話故事】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社會秩序混亂,莊稼逢荒減收,百姓生活困苦,加上當時有一幫將眉毛染成紅色的「赤眉軍」,出沒不定,四處搜刮糧食和財物,經常騷擾百姓。

出身貧苦的蔡順,很小就失去了父親,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年紀還小,他卻十分孝順懂事。在經常忍饑挨餓的環境下,總能想辦法找到一些可以充饑的食物,奉養母親。夏天,樹上的桑椹熟了,蔡順就去採拾桑椹回來給母親吃。每次去的時候,他都會拎兩個籃子。

一天,蔡順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與一夥兒「赤眉軍」強盜迎面碰著。強盜們攔住了蔡順的去路,本想可以搜點財物,沒想到除了籃子裡的桑椹外,其他一無所獲。強盜們露出不悅與憤怒,正要找蔡順出氣,突然一個強盜發現蔡順拿了兩個籃子,他問蔡順道:「你採的桑椹也不多,為什麼要用兩個籃子,還將黑色和紅色的分開來?」蔡順從容地回答說:「黑色是熟透的,味道很甜,是我母親最愛吃的。母親身體不好,吃它可以充饑又可以恢復體力;發紅的還沒有熟透,比較酸,是留給我自己的。」

蔡順語氣非常懇切,面對強盜一點兒也不害怕,神情裡充滿著對母親的孝敬,流露出對母親的體貼。這讓在場的強盜們都感到很意外,內心受到了觸動。強盜首領沉默了一下,臉上猙獰的表情不見了,態度也軟化了下來。在這混亂不安的環境裡,他們淪為強盜也非得已,蔡順的話讓他們禁不住想起了自己家中年邁的父母,有的強盜不由得低下了頭。最終強盜們決定放了蔡順。

強盜們要撤走時,竟然拿出了一些糧食和財物,並把搶到的一頭牛一併要送給蔡順,讓他帶回去孝敬母親。然而蔡順深知「志士不飲盜泉之水」的道理,所以他委婉地謝絕了強盜們的好意。強盜們更是覺得慚愧,就離開了。

後來,蔡順的母親過世了。可在母親的棺材在還沒下葬的一天夜晚,禍不單行,鄰家發生了火災,眼看著烈火順著風勢吞噬過來,就要燒到安放母親棺材的房間了。此時,蔡順根本無法把棺材抬出來。他心急如焚,抱著靈柩嚎啕大哭,哭聲淒切,震人魂魄。那一刻,周圍的人們也都不知所措,只能默默祈禱。誰知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見風勢突然一轉,火苗竟然越過了他家,於是母親的棺材得以保全。

事後人們都說這是因為蔡順至誠的孝心感動了天地與火神。蔡順安葬完母親後,母親慈祥的音容,時時縈繞在眼前。他常常觸物感傷,眼淚漣漣。特別是他記得母親生前最怕打雷,所以每到雷雨交加之時,蔡順都會奔到母親墓前,跪在那裡抱住墓碑,哭泣著說:「母親不要害怕,孩兒就在您身邊。」倘若雷聲不斷,他就會繞著墳墓,邊哭邊對上天乞求:「不要再打雷了,會嚇壞母親的……」蔡順一直對母親滿懷深情,就像母親一直活在他身旁一樣。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一冊孝篇《蔡順拾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