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214期:2016.10.01

一、主題文章:鬆鬆地努力

想出人頭地,要有出息,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可是這樣的高壓把人生搞得好辛苦。她嘗試在努力時,加個「鬆鬆地」感覺,生活的狀態發生了反轉。或許幸福並不需要改變太多,一起來嘗試吧。

二、園丁故事集:孝的故事——江革負母

流傳已久的中華美德故事,如滋養生命的甘露,讓我們長養德行,珍重人間情義。當繁忙的一天結束,親子故事時間,往往是孩子心裡的期盼。當孩子仰著臉,眼眸中閃爍著好奇,期待聆聽這一個個美好故事時,美德的種子已經悄悄地撒進了孩子心裡。

三、禅院轶事:溫室裡的奇蹟

精氣不足,真是令人煩惱和常常有的問題,但禪師早已開了帖子:養氣有六招。在中嶺山的溫室裡發生了什麼奇妙的事?小菜苗居然來告訴我們如何養氣了,一起來瞧瞧喲~~

鬆鬆地努力

作者:趙海燕

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小結的時候了。這2周,好像在「寬兩秒」練習上取得的進步不大,靜坐倒是一直堅持,但對於站樁畏難情緒還是存在,沒有做到每天站樁。

但這段時間,「鬆鬆地」這個詞卻對我的內心很有觸動。第一次聽到「鬆鬆地」這個詞,是在初階課上。老師講到:要放鬆,把肩膀垮下來,胸膛打開。自此以後就比較注意自己的肩膀,發現經常處於緊繃狀態,然後就學著有意識地放鬆肩膀。第二次聽到這個詞是在講師的靜坐引導音樂中,講師講到要鬆鬆地覺知。那時才知道,原來觀自在的「觀」,並不是要你花很大的力氣,而只要隨時地保持一份覺知即可。第三次看到這個詞,是在我們小組的微信群裡,隊輔經常彙報自己每天的功課時,後面總是有:鬆鬆地縫紅豆袋、鬆鬆地工作等等。那時,我就很訝異,為什麼工作時也要鬆鬆地?我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思想就是要努力工作,要專心,一件事情要儘量做好。難道這個也是我的錯誤習性?

所以,這一段時間我經常會思考這個問題。越來越覺得「鬆鬆地」這三個詞無比奧妙。我天生就是一個容易緊張和不放鬆的人。家裡的教育也使得我更加容易緊繃。記得小的時候,爸爸就在送給我的小本子上寫上:努力、努力、再努力。所以,我看待任何事情,都是一項任務,而且是必須做好的任務。因此,在還沒開始之前,這種壓力就已經耗掉了我很多氣。在過程中,因為緊張,因為過於專注,那些要做的事情總是盤旋在腦子裡,即使是不工作時也是念頭紛紛,更是耗掉我本來就不多的氣。我總是想著,再加把勁,趕快把這個事情做完,我就可以徹底放鬆了。殊不知,一件事情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情的開始,而精氣神就這樣一點點被耗盡,以至於現在的我對很多事情都沒什麼興趣,看到難的、不熟悉的工作就想躲避。

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不那麼用力、不那麼較真、不那麼看重結果,而是鬆鬆地做著這些工作,可能效果真的也不比認真努力的差。而最關鍵的,我可以長養我的精氣神,並且使得我在工作的當下就處於享受狀態,而不必等到什麼閒暇時間去旅遊的時候再好好放鬆之類的。

所以,我跟自己立志:讓「鬆鬆地」進入我的生活常態中,要像我們的隊輔那樣,鬆鬆地工作、鬆鬆地做飯、甚至……鬆鬆地哭。


 

孝的故事——江革負母

【江革負母】

【原文】

漢江革,字次翁。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世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欲劫去。革輒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傭以供母。凡母便身之物,未嘗稍缺。母終,哀泣廬墓,寢不除服。後舉孝廉,遷諫議大夫。

【白話文】

東漢初年,天下很不太平,到處都是戰爭。在臨淄這個地方,有個人名字叫江革,字次翁。他從小失去了父親,家裡只有母子兩人相依為命。

當時各地戰亂不斷,很多人都當起了盜賊。盜賊不僅四處搶奪財物,還常常把各家的男子抓去,逼著他們入夥做盜賊。江革為了躲避戰亂和盜賊,決定帶著母親離開家鄉,去其他地方逃難。但是江革的母親年紀太大,腿腳不方便,長時間的奔走,對於江革的母親實在是吃不消。為了儘量避免讓母親受到顛沛流離之苦,江革就決定背著母親去逃難,而且是整天背著。

背上母親的溫暖

大家常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江革背著母親,一路上吃不好飯,常常一頓飽一頓餓。而且經常還只能在露天睡覺,還要躲避盜賊。這樣辛苦的路程,為了避免路途上的辛苦,一般人都盡可能少帶行李。可是江革的母親雖然年紀大了,身材不高,體重也較輕,但是江革要背著母親要走得很長,還是非常辛苦。往往走一段長路之後,就累得滿頭大汗。江革的母親心疼兒子,屢次要求下地自己走,江革卻對母親說:「當我背著您,就像回到了小時候一樣,能感覺到您身體的溫暖,我的心裡也溫暖了。我能隨時隨地和您在一起,能為您做點事,感覺自己很有福氣。所以我就會越走越有力氣,您別擔心。」

路上,母親渴了,江革馬上到處討水給母親喝;母親餓了,他竭盡所能為母親準備可口的食物;天色將晚,他想方設法找住處,讓母親能踏實地安歇。

在倉皇逃難的人群中,江革一心只想著母親的安全,全然忘記了自己的饑餓和疲勞。所以逃難路上許多人見到江革背著母親,都肅然起敬,但也有少數人對他不理解。因為在這樣艱難的境況中,一個人連逃生都很難,更何況背負著白髮蒼蒼的高堂老母。可是無論江革聽到的是稱讚還是譏諷,他都是淡然處之。在他看來,一個人活在世上的頭等大事就是孝順父母,別人的評價無足輕重,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感動強盜

逃難途中,江革多次遇到盜賊,想要把江革劫去,強迫他加入強盜行列。每當面臨這種情形,江革便會在盜賊面前苦苦地哀求,一邊痛哭流淚,一邊對盜賊說:「我從小失去了父親,孤苦伶仃,是我的母親含辛茹苦,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沒有母親,哪會有今日的我。如果我跟隨大王四處遊歷,留下老母親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這個兵荒馬亂的環境下,沒有一個親人可以照顧她,她怎麼可能保全生命,安度晚年呢?懇請大王念我有老母親在,除了我沒有人奉養她,請您放過我們吧。」

盜賊看到江革如此誠心誠意地哀求,無不被他的孝心所感動,所以也不忍殺他,更不忍心把他強行劫走。就這樣,江革屢次感動盜賊,化險為夷。可見每個人都是有慈悲心,哪怕是盜賊都有,可能淪為盜賊也不是他們自願想要去做的,都是因為當時環境所迫,為了生存下去。江革的孝順似乎也喚醒他們本性裡的孝順,說不定之後盜賊也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呢。

慢慢的盜賊作亂的情況被軍隊平定下來了。江革背著母親,一路避難,來到了江蘇省下邳縣,並且決定留在這地方。但這個地方沒有一個親人,江革的生活非常貧窮,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也沒有錢買鞋子穿,只好打著赤腳去給別人當傭人,賺取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即使賺的錢很少,但是江革依然會省吃儉用,買來最好的物品來孝養母親。凡是母親要用的、想要吃的、要穿的,江革盡最大的努力,沒有一樣不替母親辦到。

江革所做的事情就是《孝經》中所說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依照自然時節的規律,從土地中獲取應得的利益,嚴格約束自己行為,勤儉節約,用這些利益來孝順奉養父母。

守墓三年

時間飛快的過去,這一年江革的母親去世了,他非常傷心。他每每想到養育自己的母親去世了,自己成了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就會在母親的墳墓前放聲大哭,就像找不到父母,無依無靠的孩子一樣。他的哀傷程度超過一般的常人,凡是路過的人、認識他的人或住在同一村子裡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被他感動。江革因為實在太想念他的母親,於是他穿喪服為母親守孝整整三年,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肯把孝服脫下。

被舉薦做孝廉的官職

三年的服喪期滿,他還不忍心脫下孝服,因為在他看來脫下孝服,自己就不再能夠為母親做點什麼事了。江革這一孝順的行為感動了地方官員,於是官府就派人去安慰他,又推舉他做了孝廉(古代的官職)。但是江革對名利看得很淡,屢屢拒絕做官的機會。後來皇帝還聘他為諫議大夫。但是諫議大夫做了不久,他就辭官離開了。

江革的為人很讓皇帝感動,皇帝要求朝廷一定要年年指派人去拜訪江革。江革的孝行足以成為天下的楷模,所以他辭官後,朝廷還是繼續來派給他發俸祿,直到他離世。可見一個人能行孝,他影響會有多廣、多深、多遠,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榜樣。

(根據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一冊孝篇《江革負母》的故事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