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157期:2015.03.01

一、主題文章:《看見》

我們擁有生命,卻觸碰不到生命的靈動﹔擁有人身,卻感受不到人身的寶貴﹔我們還活著,內在卻一天天枯槁……生命正在等待我們看見,啟動它的神性,而覺悟之路就在身內。

二、問答集錦:舒服的感覺對靜坐有幫助嗎?

經典中「無貪無嗔」的真義究竟為何?張講師卻告訴我們,人不是不可以有貪嗔的。只要握固了主軸,經典可以活學活用,讓修行的方向更加清晰明朗。

三、禪院軼事:身教(上)

志工行禪,除了上工勞動,還有你沒發現的細膩處。小細節裏藏有的大智慧,同學來剖析明白,帶你看見不同的行禪「心」視野。

看 見

作者:江信宏

學習「黃庭禪」到現在,我開始明白到一切的外在,源頭都來自於心底的一股氣牽動著。就像海面的波濤源自於底下有洶湧的海流流動著。

生氣憤怒時底下有個氣機在灼熱動盪著……

沮喪低潮時內在也有股氣機在心底暗盪著……

所有一切的外在,都是來自於心底下的那股氣機。常常在一天之中感受到內在那股氣機自然不斷地變化。在一次次生活禪的學習、一次次「微笑」與「寬兩秒」練習、以及講師不斷用經典告訴我們身為人應有之道中,我慢慢看見了阻礙我最大的氣血模式,看見我自己的深處了。

我的父親,長年不賺錢養家,吃喝嫖賭,打媽媽、打小孩樣樣來。童年是碎碎的……學習黃庭禪,更深入察覺自己的內在後,我慢慢看見了隱藏在我身中最大的氣血模式。我的「小我」把它隱藏地如此細微啊!我過去讀了許多書,上了許多課,以為自己已經向內了。但遇到大的氣血發生,我還是向外的,而且還用事情的對錯包裝得這麼漂亮,包裝得這麼理所當然。

對錯歸對錯,氣血歸氣血,如果我不去看見自己內在大的氣血,我是不會進步的!

事理歸事理,可是很多人會因為事理上自己是對的,而忽略了內在底下隱藏的氣血上——那很微弱的言。

我看見它了,那感覺就像是看見了地球核心似的……

問題源頭就在我自己身上,我無法跟這麼大的氣血相處。如果這麼大的氣血來臨時,更不可能做到「成人成己」。

只要看見了願意待著,不再轉移到外在,誠實地面對自己,我才有機會進步!

現在,事理對錯歸對錯,氣血歸氣血。我持續感覺我的內在氣機變化,持續不斷地再繼續練習下去。愈來愈感覺到自己的功課不在外而在內!要學的還太多了……

外相上,雖然我家庭狀況跟一般家庭不太相同。但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內在氣血模式在障礙著我們,只是被包裝成許多精美的外相,好讓我們可以向外不用向內去查覺到自己。

真相等待我們去看透,然後穿越。

感恩老天,讓我來到了中嶺山,學習黃庭禪的內觀心法。講師苦口婆心的要我們站樁、打坐、學習知言,在經典中學習仁、學習義、學習做對的事。讓人生朝事理圓滿方向前進。

我很笨拙,沒有慧根,也有很多劣性……但只要看見了,就能夠進步。


 

舒服的感覺對靜坐有幫助嗎?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打坐的時候,您让我們去觀照那個不舒服,但是有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那個舒服的狀態,對打坐有沒有什麼幫助?

張講師答:

佛家所謂要放下對待,就是要放下貪與嗔。因為貪與嗔所造成的情緒,都會損傷人們的精氣神,也因此古聖先賢才要叫你把貪、嗔都從你的內心拿掉。而其根本原因,也不外是為了保護你的精氣神來說的。但這意義是希望你能夠有從貪嗔走出來的能力,而不表示人不可以有貪嗔。因為人生不可能連吃喝的慾望都沒有,不可能連休息的慾望都沒有,而這慾望不也是貪嗎?然而大家所誤會的是,貪嗔若對於養生護生有幫助,若對於保住你的精氣神有幫助,聖賢仙佛不僅不會反對,而且還會鼓勵呢!只是當貪嗔情緒發生時,已經到了損傷身心的程度,而眾生卻一次次往裡面跳,絲毫沒有走出來的能力,因此聖賢仙佛才會提倡要你放下一切,要你「無貪無嗔」!這是一個語法上的語解,你不是不能有貪嗔,只是你必須在情緒的當下,具備從這貪嗔對待走出來的能力,否則要如何護養住你的精氣神?要如何護養你的身心呢?

此刻你問打坐時有個舒服的感覺可不可呢?只要不傷身心,只要不讓你原地打轉,那有什麼不可以呢?但若你貪好這種輕快的感覺,以至於一點點的苦都無法承受,甚至使你停留在這樣膚淺的層次打轉,那又有什麼好貪好的呢?

比如我告訴你站樁的鍛鍊有益身心,但你卻貪愛那個靜坐的舒適一直不肯往前進,那麼這個貪對你不僅沒有價值,反而成為一種阻礙,此刻如果你想要走出來,那麼就得拉回你的注意力,開始觀照黃庭的貪,觀照內心氣機的實相,對它不貪不嗔,你才有能力走出這個舒適區,才能再度往上提升。

一旦你對黃庭氣機有了貪嗔執著,有了壓制或助長,你的精氣神在無形中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這個才是理解「究竟能不能有貪嗔」這個問題的根本所在。學問一定要活用,不能死用,經典說無貪無嗔的意思,並不是叫你不能有貪嗔,而是讓你不能因為無法從貪嗔裡走出來,而損傷到你的身心性命而已!換句話說,如果在不損傷身心性命的範圍內,那種貪嗔是無妨的。

好比我欣賞一幅畫很漂亮,心裡覺得很愉悅,覺得很舒服,我很欣賞、很愛這幅畫,這種情緒雖然歸類在「貪」裡面,但這其實蠻養生的,又何妨呢!因為這種喜歡是養生的,所以古人也不會把任何喜歡都叫它「貪」的。又好比你跟前男友或女友分開了,你很愛他,但卻得不到,於是你每天都被椎心之痛折磨自己!像這樣的喜歡已達到傷生的地步了,不用兩個星期,臉它就像白紙一樣的慘白了,對不對?此時古人就會勸你不要執著、不要貪愛了!


 

身 教(上)

作者:陸宜觀儒

記得上一次來臺灣時,正元跟我說過,一定要跟著講師上工,只有那樣你才會真正見識講師的真實面目。這次來臺灣跟著講師上工10天後,我不得不說:是的,講經說法的人往往講得好,但做得卻不一定夠,可是張講師是一個講得很好、做得更好的人!太多細節透露出這一點,文字顯得太蒼白無力了,我就盡我所能,談幾點最觸動到我的小事情吧!

一、講師教導我們:凡事要能夠想得長遠,見微知著。

這一點在讓我割草的時候體會很深。從書院的鄰居高家的門口一直到書院的大門口,這一段路兩旁的草長得很茂盛。講師讓我把兩旁的草除掉的同時,還要把那些擋住視線的樹枝、竹子或高草都統統除掉。當時我有點不解,除草就除草,幹嘛還要弄那些樹枝、竹子什麼的呀?直到自己到達現場看完後,才知道講師的用心良苦。因為路兩旁的草長得茂盛後,就會擋住整條路的寬闊度,而那些高樹枝、竹子伸到路中央,會擋住開車者的視線。還等什麼呢?幹吧!途中遇到了一個很大的枯枝,不處理對道路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但一想起講師說的「見微知著」要凡事想長遠。就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今天講師遇到同樣的事,他怎麼做?自己就有了答案。講師只是吩咐了一個任務而已,但從任務的分配上能讀出他的存心和出發點,我算是真的學到了!

二、講師教導我們:搬重物,要氣順了,再用力。

一開始我無法理解這句話,因為我每次都很用力,雖然用丹田力,但腰部還是會很疼。我看講師每次搬石頭或用力時,都是很輕鬆地把手放好位置,然後瞬間發力,發完力立即鬆掉,再繼續發力……於是我也試著先讓自己全身放鬆,當感覺到全身已經很鬆時,就瞬間用丹田發力,突然感覺用力很輕鬆。連續搬了兩天的石頭,其他同學都或多或少地身體乏力,但我卻越搬越感覺輕鬆。

有一次一塊石頭很大,有兩個志工在搬著走,我看了一下覺得不算大,就說:我來搬吧!然後他們就很納悶地看著我一個人把他們兩人抬著的石頭搬著走了。不過當我回頭再看到那塊石頭的時候,我也真心覺得很大呢!事後,他們都叫我「大力士」。看來人在氣順了的同時,真的可以創造奇蹟啊!一句話的效驗竟然有這麼大,就是因為這是講師親身的實際體悟,來不得半點虛假!

三、「嚴厲而寬鬆」的教導方式

10天下來,感觸最深的莫過於講師的「教導」方式。可以這麼說,在講師旁邊你是聽不到讚美或鼓勵的,有的只是「嚴厲而寬鬆」的教導。我為什麼說「嚴厲而寬鬆」的教導呢?因為每次做事情,我不知道自己要犯多少的錯誤(畢竟自己從來沒有或很少上過工),可每次在犯錯誤時,講師批評我的言語雖然是嚴厲的,而且一次又一次加重,但很奇怪的是:每一次,我都會心甘情願地聽進去,而且後來在做事情時彷彿身旁一直有一個「講師的聲音」在指正我。最終,我才發現原來講師的語氣是嚴而寬的語氣,不是只有嚴厲,恨不得一句話把你劈死的語氣(如果換作我自己,我肯定把別人罵慘了)。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待有機會,大家自己去體驗便知……

小編後記:

筆者打從六年前(2009年)在深圳學習黃庭禪開始,就從未放棄過對「黃庭禪」這門學問的探索、研究、實踐和印證。而這次臺灣之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從張講師的言行裡得到了印證,觀察張講師本人落實學問的力度和修養是否讓人信服。最終結果如何呢?敬請期待下期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