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黃庭禪電子報0123期:2014.03.21

一、主題文章:《聆聽》

放下判斷與期待,只是單純的聆聽,給他人打開一扇溝通的門,也給自己一個洗心滌濾的機會。成人成己,不代表一定要做到什麼,而是將溫暖祝福的心放在他人身上的一種態度。

二、問答集錦:如何氣沉丹田?

常常聽禪院志工分享說用丹田力來做事,一天勞作下來不僅不累,還很養氣。到底什麼是丹田用力呢?氣沉丹田又是怎樣做到呢?一個問答,解答兩個問題。

三、禪院軼事:“禪的行者”採訪錄

上工的有趣就是在發現自己的習性,看到內心的言,練習寬兩秒,讓習性從絆腳石變成墊腳石。跟著小魚兒游進她的內心世界,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一起來看看^^

《聆聽》

作者:劉元香

昨天同修女兒因與同學發生了矛盾,暫時不想上學了,想找我聊聊,一下子內心有個緊張出現:和孩子談什麼呢,她們找我是對我信任,也是有期待啊,而且也希望自己能幫到她們呀。覺察自己的那份緊張,靜靜等待她們的到來。

看到臉上還帶著稚氣的初一女生,我的心一下子變得柔軟,那份母性憐愛油然而生,只想好好聽聽這個孩子的困惑,只想給她分擔一點點的煩惱。話題一下子打開了…沒有預設,沒有期待,就那麼自然而然。小小年紀要面對那麼繁重的學習任務,更要去處理複雜的同學關係,還要做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的不理解與攀比甚至嫉妒讓她無所適從,習慣性地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對,心中的委屈和無助無法向人訴說,想向上、向善的心像一顆小小的幼苗在世俗的紅塵中被摧殘得風雨飄搖,不堪重負。學校與社會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與名次,孩子的情緒問題、面對衝突與處理問題的能力卻沒人去關心。孩子積壓的負荷太重了,我的一份允許與接納讓她找到了一個出口,只有一吐才能後快……

過程中我覺察自己,全然沒有了之前的緊張與預設,沒有了期望。只是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沒有評判,無需指導,只是靜靜地聽,偶爾的發問讓孩子去思考,自己去找答案。慢慢地…我引導孩子去尋找~去觸碰她的那份難過與痛苦,那份被好友孤立和打擊而來的孤獨與無助的發生地——黃庭。孩子之前是上過黃庭禪初階,她聽懂了我的話,將手按到胸口,躊躇的眉頭在稚嫩的臉上慢慢舒展開來…我的內心也跟著舒展開來~~孩子表示說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要去用寬兩秒,與自己的感受在一起。

這次的聊天讓我覺察到了自己之前沒關注的地方,講師讓我們練習的成人成己真的太實用了,成人的心讓我們得到生生不息的法益。有時能否成就別人不一定,但一定是首先成就自己,長養自己的浩然正氣。

之前許多時候的聆聽仍然有目的性,尤其對自己的親人總會抱期望,有期望就有壓力,如果我們只是單純去聆聽,不預設立場,真正只是去聽她說什麼,少了評判與期待,單純地去感受她的感受,她就能敞開心扉,療愈就已經開始了。面對自己的親人或與自己有關的人與事,如果也能放下分別取捨,只是單純面對,複雜的事情也會變簡單,智慧也會開啟。

看到輕鬆離開的娘倆背影,我對她們升起了一份祝福與感恩,這是一份真摯的成人之心。而對於聆聽誤區的領悟,又一份有所得的心升起,這是一個貪念…於是我對自己有了個評判,又多了一分嗔心…正所謂淨相的無明比垢相更難除。但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了,繼續練習吧,循環往復,永不停息。


 

如何氣沉丹田?

作者:張慶祥 講師

學生問:

平時除了觀照內心之外,做事時可以氣沉丹田嗎?禪院的志工在勞動時用丹田的力量一同配合的方法是怎樣的?

張講師答:

一個人只要將他平日的好惡心放下,他的氣自然會慢慢沉回丹田,不必太刻意去想像氣沉丹田就能達到的。尤其是靜坐的時候,不要用意念強力引導氣要沉到丹田,只要意念保持清靜,那氣息自然會綿綿密密地回到丹田的,這才是自然無為的方法。

平時勞動時懂得使用丹田的力量,就能有源源不絕的力量,工作整天也不太感覺疲累。這方法就是在每次出力的時候,感覺那力量是由丹田發出的,或是說由腰部發出的。如果這還不容易懂的話,那就在任何出力的動作時,腰部要先動,然後力量再傳達到手腳,如此你就能夠動一整天都不會覺得疲憊了。


 

“禪的行者”採訪錄

本稿件來自欄目編輯對志工的現場採訪

欄目編輯:(以下簡稱:小編)

小編:中嶺山大講堂即將完工,這半年多來的時間,大家都蠻有磨練的呢…換句話說…心得呢??有沒有人可以分享心得呢?我心急得呀~只好“不懷好意”地,走向落單的芳余:芳余呀~呵呵~今天塗漆好玩嗎?

芳余開心地說:好玩呀!

眼睛發亮地看著小魚兒正要入網了…呵呵~不過,暫且把自己的得意放在一旁,誠意正心地很想仔細聆聽她的練習心得。於是有了以下這篇採訪稿。

小編:看你最近很忙,有沒有很想念上工呀?

芳余:其實有一陣子沒上工了,有點期待,因為大講堂要完工了,覺得要把握機會,就是想要參與的那個心,想盡自己一點點綿薄之力,所以心情就有點期盼,但又有點忐忑,因為太久沒上工了,呵~

小編:嗯,那今天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嗎?

芳余笑意逐開,彷佛裡面有什麼有趣的故事一樣,開始講著:

我和一位同學被安排到三樓做塗漆收尾的工作,講師真的講得很仔細,例如:遇到牆上有釘子時,就要處理掉;看見滴落的油漆,就要拿濕抹布擦掉…,做事情一次到位,不要我再來收尾一次。

哈哈~我就很開心~YA~做這種細緻的工作,是我喜歡,我擅長的。就得意起來~還有呀,在得意的時侯,竟然想要排擠別人,想說…待會你們不要跟我同一間,免得被拖累。這一間,我可以發揮我的特質,待會做完了,人家就知道這是我做的了。因為我覺得這個部份我可能做的比別人好,就不希望別人來插手。

但我只看到”言”而已,並沒有往內做寬兩秒,就跟另一個同學說:「你去那一間,我在這一間,我們一人一間。」。

講完我看到了自己這德性,是覺得有點好笑啦,但我現在就“先不急著解脫,先看清楚情緒罣礙長什麼樣子”。我仔細體會了一下這個自私、自我的感受…。

然後開始在塗漆,言又開始上來了:「前面的人怎麼都沒有做好、要是我才不會這樣呢…。」才這樣想著,馬上出錯,和別人一樣把漆塗出界線了……

小編:聽著芳余的講述,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描述得太貼近人心了,讓我也閃過自己曾有的自私面。很想瞭解別人如何練習的呢,於是問芳余說:遇到自己習氣泛起,觀照到了,你都如何練習呀?

芳余:雖然這工作是自己擅長的,但當下的得意或開心,也是緊繃的,無論擅不擅長,只要沒有往內觀照,關節就沒有放鬆,所以其實都是很耗氣,做起來蠻累的。往內觀照,才發現可以更松,比如蹲著塗漆,為什麼不坐著?因為我怕髒。我發現有觀照後,就會讓整個狀況是輕鬆的、更好的,所以我就拿了一個板子坐在地上。

補牆和門鏠之間的那一點點時,很怕會塗到木頭,有了觀照後,心的空間變大,彈性出來了,手腕的關節也松了!那時才是真正有享受到自己的特質,有喜歡、也寬鬆,又可以貢獻自己的特質,如果沒觀照,還是緊的,就算有天大的才能,那也不太養生呀~。

小編接著再問:對於這個特質,講師有給你什麼樣的啟發嗎?

芳余:哈哈~才最近,我正很細膩地擦拭著大講堂的百葉窗時,講師進來看了一下,說:「大致就好。」這才驚醒著我,又鑽到我做事太過於細膩的習性上了。之後又有一回,我也是在擦拭黏貼在木板上的紙,講師過來又看到我太慢條斯理地擦拭著,同樣又說了一句:「大致就好。」

講師的話雖然簡單,但卻是直接點到我的習性,原來自己所擅長的,可以做很細膩的工作,但沒運用得當或過頭了,就容易變成太過瑣碎或沒效率。

小編:真好的分享,所以你一整天下來最大的啟發與收穫是…?

芳余:一整天下來還是很養生的^^~

以前都會覺得要搬很重的,像搬石頭,搬土,去做活動力大的,因為那個馬上就會看到氣色很好,哇~能量滿滿的,但是我發現養氣的關鍵不在這耶,是因為有了觀照後,發現…不論活動力大或小的工作,都能養氣呀!就像打坐和站樁,溫火或武火,一樣都會滋養,不是一定得拘泥於做什麼。而是在做的過程,有沒有「觀照」,有沒有「關節鬆」,自然而然就像瑞穗姊常提醒我們的「氣不養自養」喔!

講師說過:「志工不缺我們一個,但我們的心性需要被淬煉」。真的不缺我們來做這些事,但是…好處真的是自己得。每次上山的心境都不太一樣,好像比較柔軟,就像【禪的行者】中,瑞穗姐一直提醒我們的:「歡喜心、關節鬆」…好像就開始不怕耶,反正就這一招,練熟了…就…^^~天下無敵手。

小編:謝謝芳余的分享,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都能開始在生活的每件事當中,帶著觀照去做,這樣更養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