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79.如何達到 “怒哀發而中節,謂之和”?

張慶祥 講師

79.如何達到 “怒哀發而中節,謂之和”?

學生問:在喜樂的同時我關照黃庭,可隨氣血的自在流動而享受那個喜樂。可在怒,哀的同時如果真的百分百去關照黃庭,任其自在,怒哀的程度早已大大減輕甚或是消失,我理解怒哀本就是對氣血有所攀附所致,發怒、哀就是氣血不自在的表現,那又談何“怒哀發而中節,謂之和”呢?我真的有點百思不得其解,還是說,哀樂出現時去觀照黃庭,任氣血自在,就達到了造化的大幅前進,叫氣血的和,或者和“煩惱即菩提”類似,管他怒、哀,還是中節、和,指的都是那一團清真,空靈的氣而言? 還是說我們可以選擇,選擇在哀怒和和之間自由選擇,自由進出,就像孔子哭顏回,是他放棄氣血的清真而選擇哀?

講師答:古聖先賢留下學問,勸我們在情緒發動時觀照黃庭,那是為了便於眾生從情緒的傷害裡走出來而設的法。就如你所說,在喜怒發時觀照氣機自在,大半的人便感到那情緒早已減去一大半,這就是你所體會到的;但有時在觀照後氣血強度依然不見減弱,此時若能對那奔動的氣機毫不分別,也可在當下得到自在安寧的。後者這種安寧才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才是「煩惱即菩提」。這指的是氣血奔動下的和,而你所指的是氣血平定後的和,意境不同的。這兩種和,覺悟者都有能力把握分寸。孔子願為顏子而哀,為這種麼難得的人才稍微傷身也是心甘情願的,但若因過哀而傷生太大,則又因小失大,聖哲也是不肯的。此時聖哲有隨時出來的能力,可以選擇在哀中觀照清真的氣機,以便護衛自己不違背修行「養生」的最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