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62.觀照黃庭就是「見性」嗎?

張慶祥 講師

62.觀照黃庭就是「見性」嗎?

學生問:「黃庭」與「本性」有什麼關係?觀照黃庭就是「見性」嗎?

講師答:心是心,性是性,「明心」就是為了「見性」,心、性這兩個字不僅有差別,而且「性」這個字比「心」更難懂得多了。因此有時光解釋什麼是「性」,就得花上很長的時間呢!這主題在「第二階」的課程中,有非常深入的探討。但我們可以簡單的說,「性」萬物內部一種特有的造化規則。

例如水分子裡有水的造化規則(水性),樹幹裡有這棵樹的造化規則(木性),而人的「佛性」指的則是,在人的生命能量中(氣),已具足可以成就仙佛金剛法身、可以返本還原的那個造化規則與模式(佛性),人類身中這股生命能量特有的返本造化規則,便是「佛性」、「本性」的所在。

生命是一種能量,能量是一種永不停息的氣機脈動,在我們的身中檢驗時,便叫做「感覺」的變化。物物特有的造化即是由該物的生命能量中,那無數氣機脈動所完成的。而該氣機是如何的脈動?又將產生如何的造化?那規則就是由隱藏在該生命能量中的「性」來主控的。

也就是說「性」隱於組成萬物生命的那股能量的自然脈動之中,這脈動顯現於身中,即是我們的氣機感受。也就是說,自在的氣機感受中即有「性」的存在,故修道的人,懂得享受自身中那天然的氣機脈動(各種感受),放任它的自在,即是顯現自身「本性」造化的當下,也就是「見性」的當下了。

因此經典中「見性」這兩個字,指的並非看到什麼光,或哪一世的形象,或是身中某個非常特定的感受,而是指當下身中那個足以返本還原的天然造化規則,又「顯現」出來了,那個足以成佛的「造化特性」又顯現出來了,這個「見」是「顯現」的意思,因此稱為「見性」。

但這個散於周身的精密造化(本性),極易受攀附在黃庭(心頭)中的對待知見給破壞扭曲,而使得我們的佛性造化模式,走向六道輪迴的路線。這便是佛家為什麼要在「見性」之前,必須先提倡「明心」的原因所在了。

存在人們胸中的「黃庭」就是我們的內心,它是周身造化的「君」,可謂胸中氣機一攀附知見,那麼全身氣機造化也立即變化無定了,因此黃庭才是能擾亂周身造化之性的禍源,;黃庭一解脫對待的知見,周身的造化真機在不知不覺中便已暗合佛性的自然了。

因此,雖然觀照黃庭的最小目的,是希望藉由觀照實相而獲得心中的自在,解脫心中的煩惱罣礙,但由於「性」的造化能不能顯現的關鍵,亦在於胸中的對待知見能否回到實相上來。因此只要提升觀照黃庭實相的定力,一直到黃庭氣機中了無對待知見的攀附,那麼周身的造化之性,當下也就得以展開無遺,而進入「見性」的領域了。

因此「見性」的真機,就在內心那股氣機能不能顯現出它的實相而已,能保持黃庭實相的人,當下即是顯現天然造化之性的人,也就是「見性」的人。不能深入黃庭實相的人,既然喪失了心,空有觀照,亦與「本性」相去十萬八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