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09.對已發的感受來論貪嗔是否太晚?

張慶祥 講師

09.對已發的感受來論貪嗔是否太晚?

學生問:對已經發生的感受來論有沒有貪嗔是否太晚了一點,因為裡面那股感覺之所以會上來,應該在上來之前就有一個貪嗔的知見存在,才會致使氣血上升啊!

講師答:感受升起不一定來自於分別罣礙的知見,沒有知見氣血也會自己上來,這叫做本性的自動反應功能,好比見到強光瞳孔會自動縮小一樣,與知見無關。因而碰到了什麼狀況,見到了什麼事物,內在會有感受升起,本來是「本性」的感應功能。然而同樣的狀況每個人展現出來的感受卻不一定相同,那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源自於本性,只是本性內有一個功能叫「含藏識」。這個含藏識已經在你生命中自動記憶了無數的東西了,他早就暗中幫你記憶好了一切,準備在下次你碰到相似的狀況時,再送出一個同樣的感受給您。

好比你以前碰到什麼狀況曾經很在意,曾經因為貪嗔而升起了某一份感覺,當下他就幫你記錄好了,在下一次你又碰到類似的情景時,他會依照以前的記憶,再度送出那股熟悉的能量給你,送出那個感覺給你。誰送給你的?那就是「本性」本自具有的「含藏」功能,好比冷不妨被嚇一跳時,腦中一遍空白,根本還來不及想,身內感受已動盪得不得了,這都是本性的保護功能使然,而非有什麼分別罣礙的知見才造成這現象的。

為了讓我們能分辦出,什麼是天然本性的功能,什麼是人為的造作,因而聖賢們想了個比較容易表達的辦法,他們把舉凡本性自然的功能而產生的一切變化,以及你在身心自然的情況下所感受到的一切感覺,以六根在正常情況下所展現出來的一切功能,都用「無知無見」、「無念」、「無為」、「本來無一物」、「如如不動」、「無為而無不為」等修行專業術語來表達。

而由人們的貪嗔好惡知見所加上去的任何感覺變化,則用「知見」、「罣礙」、「分別取捨」、「造作」、「有為」,等專業術語來表達,這樣分清楚了沒?

因此無知無見也好、無念也好、本來無一物也好,並不表示不能看到東西、不能想到一個念頭,也不表示什麼感覺都不能有,更不表示連自己本心本性的正常功能也不能有,而是指「本心本性」本來該具有的一切功能以外的,都沒有發生而已。

這就好像我們在計算山的高度時,有個「專業術語」,就是喜歡用「海拔多少公尺」來表達是一樣的,我們勉強用海平面那條線來代表「零公尺」,但並不表示海平面下是沒有深度的,也不表示海平面以下每座山都是一樣高的,因此這個「海拔多少公尺」,只是海平面下面的深度暫時不計,這樣大家比較便於溝通而已。而「無念、無知無見、本來無一物」等也都是一樣的,這些修行領域的專業術語,只是代表「本性所具的功能」以外那些不該發生的知見都沒有發生而已,並不是連本性的知見及功能都丟了呢!這就是所有聖賢共識下的專業術語,也是各教經典的不成文規整,這點大家一定要辨別清楚,才有辦法讀懂經典,而不墮入不識不知的頑空知之病。

因此感受的忽然發生,很多是由「本性」的各種功能所自動感應來的,不一定是知見引起的。不過反過來說,我們當然也可能先墮入分別知見,再引發出一連串身中的感受反應的。這兩者都能引發感受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