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14.知止(七)

張慶祥 講師

14.知止(七)

看到這個地方你一定非常的疑惑,因為你常聽到很多人喜歡引證楞嚴經卷一裡說:「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是名為心。」於是他們便根據這段經文下了一個結論說:「心是遍滿太虛無所不在的」!但這句經文被我們這樣解釋,究竟正不正確呢?

 

其實在佛教的大般若涅槃經第三十卷裡面,曾有六位外道的大師認為「心無所不在遍滿太虛」,而佛陀為了證明心不是無所不在,也不是遍滿太虛的,因而與他們進行了一段非常精采的辯論,只是因為大藏經有五千多卷,就算你每天讀完一卷,也得花上十四年的時間才讀得完,所以很少人曾經看過這段經文,也因此才有機會讓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至今仍然迷惑著無數的修行者!

 

剛聽到這樣的說法也許你會非常呀異,但以下這段精采的經文就是最好的證明。看完這段內容,相信你必和我一樣,對於佛陀用簡單的比喻,就能破除了你我心中的迷惑,佩服得五體投地…精

 

大般若涅槃經卷30

六師言:「瞿曇(佛陀的凡姓,指佛陀),色亦非我,乃至識(感覺、想法)亦非我。我者遍一切處,猶如虛空。」

(譯:六位外道的大師說:佛陀啊!這色身終究不是我的,甚至你所感受到的感覺、想法也不是我的,真我遍佈在一切地方,就像虛空一樣無所不在的!)

 

佛言:「若遍有者,則不應言『我初不見』,若初不見,則知是見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是名無常。若無常者云何言遍?

(譯:佛陀回答說:如果你真的已經如虛空般遍滿在一切地方,那麼你就不應該說「這地方我以前沒見過」,如果這地方你未來到之前沒見過,那麼就知道你現在所見到的景象你本來沒見過,而是今天人到了這兒才見到的。如果這景象是你人到了這裡才見到的,這就叫做「無常」,也就是你並非當下就能見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若是你的知見這樣的無常,怎能妄說你與太虛一樣遍滿在一切處呢?)

 

若遍有者,五道之中應皆有身,若有身者應各受報,若各受報,云何而言轉受人天?

(譯:佛陀又說:若是你真的已經遍滿在一切處,那麼六道除了你正在經歷的人道之外,其它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牲等五道,也應該同時有你的身心存在,如果其它五道也同時有你的身心存在,那麼你應該同時感受而其它五道的苦樂果報,但如果你正同時在感受著六道的苦樂果報,又為什麼要勸人好好修行,以便從惡道裡面求生到天、人的善道裡面來呢?)

 

 

以上佛陀用了極簡單的比喻,就讓我們輕易的瞭解到,人的心並未遍滿太虛,而是只在每個人身中的某個位置,因此才有「直指人心」的教義存在。然而由於大多數的修行人對於「心遍滿一切無所不在」的執著,至使這「直指人心」的教義,淪為指不出位置的窘境,並且失傳了兩千多年!

 

那麼這「人心」究竟在胸中的什麼位置呢?我們又要如何找到它呢?為了解開這個疑惑,佛陀特為眾生演說了「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經文中真是「直指人心」,直接指出修行時觀照內心的位置,佛陀為了引起我們的注意,更在經文中盛讚這部經為「眾經中王」!可見這學問是如何的重要了!

顧名思義,這部經就是要指引眾生正確的去觀照心地(內心、人心)而設的,然而這馬上又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茫茫的經海裡,大家都只讀金剛經、心經…究竟有多少人曾看過這部「心地觀經」呢?而看過的人中,又有幾人真得看出它的內涵呢?而經中佛陀究竟要我們觀照的內心位置,指的是身中的哪裡?以下這段文殊師利菩薩與佛陀對談的經文,便是唯一的答案了…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十一: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處?觀何等相?」

(譯:那時文殊師利菩薩請問佛陀說:「世尊啊!照我的理解,心是沒有形相的,也沒有一定的地方,但是凡夫或行者想要開始發心修行,要從哪裡開始觀照他的心呢?又要作什麼樣的觀照才方便入手呢?」)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心相(解脫自在的心),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胸中兩乳之間)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轉者。在阿蘭若(清靜處)及空寂室。端身正念(靜坐之意)。冥目觀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滿月輪五十由旬(長度計算單位,可指極大,也可指極小),無垢明淨,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塵埃遮蔽)無染妄想不生,能令眾生身心清淨,大菩提心堅固不退。

(譯:佛陀回答說:想要修行的善男信女啊!眾生們想要觀照解脫自在的心,應當想像一輪清淨圓滿的月輪,在胸膛兩乳之間的位置朗朗的高掛著,如果想要快速讓心得到定靜而不再退轉,可以找一個清靜空曠的地方,端正身體靜靜坐著,閉上眼睛,往內觀察“胸中的那輪明月”,並作這樣想像:“那圓滿月輪的光茫可照到五十由旬那麼遠,足以遍照身中這個小宇宙,那月光絲毫沒有污垢,非常清明潔淨,那皎潔的月光使得身體內內外外都非常的清澄明澈,非常的清涼。此刻這月輪的位置就是你內心的位置,而你心中的能量就比喻為這輪明月的光茫,常常觀照著這股皎潔的能量與光茫遍照身心,沒有一點塵埃的遮蔽,也沒有一點分別妄想,這樣就能讓眾生的身心漸漸得到清淨,究竟的解脫自在也能堅固不退。)

 

 

觀照心地的經叫我們觀照胸中,那是因為人心喜怒哀樂發生的位置,就在我們的胸中。而佛陀要我們把內心想像成一輪明月,那是因為胸中情緒的起伏本是一股能量的變化,而能量本無貪嗔分別的意義,就像皎潔的月光一般,只是一種光的變化,本來無一物,何來貪嗔妄想呢?因此佛陀將月比心,將心比月,最後是希望眾生因此了悟心中能量本無好惡的意義,而解脫人心的枷鎖,得證清淨與自在。

 

由這段經文的指引我們可以知道,充滿煩惱罣礙的人心是有位置的,而這位置如來佛已經在經中用「於胸臆上朗朗而住」的話語,直指出它的位置就在我們的胸中了,眾生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在「聖賢實學」這本書裡面,對於黃庭一竅的功用及位置,有幾段非常詳細的記載:「黃庭在何處?在脾胃夾中處也。脾屬土,因土之色黃,故曰『黃』;此穴是神明之舍,虛靈之府,元神之家庭,故曰『庭』。此穴乃脾胃夾中虛懸一穴,故儒曰腔子,又曰衷。因脾為土,故儒曰心地。此穴約廣寸餘,故儒曰方寸,又曰寸衷。此穴其形似田,故儒曰心田,道曰中丹田。此穴上通心,下通腎,此穴居中,故儒曰中,又曰中心。此黃庭諸般異名之義也。」

又曰:「後天父母五行之氣,散於周身,而統於黃庭;先天五行之氣,聚於黃庭,至虛至靈,主宰一身。黃庭一穴,一寸三分寬,在脾胃夾中處,離外肉皮三寸三分。黃庭為心田,心居黃庭。未發為中,發而中節為和,此中和之根源也。」

而「修真捷徑」這本書裡面也有類似的說明:「元神識神居於黃庭,為神明之舍,虛靈之府。維皇降衷,降於此處;心存腔子裏,存於此處。」

 

這兩乳正中的位置,道家稱為「中丹田」,五千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裡名為「膻中」。黃帝內經說:「膻中為氣海」。故知此處是人身中氣機敏銳,也最多起伏處,因此才足以成為人們的情緒中心;

又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因「性」為君,「心」為臣,所以「臣使之官」指的就是「內心」所在的地方。此處的氣機一動,我們的內心立即感受到震盪與不安;而「喜樂出焉」這句話,更說明了它正是人類所有喜怒哀樂及七情六慾,及所有正負情緒發生與感受的地方。

又云:「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這句話更直接了當的說出人們終日所追尋的「內心」就在這個位置無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