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03.認識內心三個錯誤的方向之一:「內心」與「外物」分不清

張慶祥 講師

03.認識內心三個錯誤的方向之一:「內心」與「外物」分不清

那麼一談到「內心」這兩個字時,一般人立即產生的錯誤方向是什麼呢?以下三點,正是致使世上的人們對「內心」感到撲朔迷離的困境所在:

 

  • 「內心」與「外物」分不清:

一看到「內心」這兩個字,顧名思義,它當然存在我們的「內在」!如果我問:「一個人內心的安寧與滿足,是發生在他的內在?還是外在?」你馬上能回答「內在」!那麼一個人若失去它的安寧與滿足,是從他的內在失去呢?還是從外在失去?你可能想了一想,然後回答「內在」!如果我再問:「那麼要找回失去的安寧與滿足,是從內在去努力呢?還是外在?你可能會停幾秒鐘,然後勉強吐出幾個字「好像應該也是內在」!對的,這些答案都是「內在」!

然而仔細的看看世上的人們,每當他們的內心發生動亂或浮躁的時候,他們都是往內心去尋找失去的安寧與滿足呢?還是急著往外去擺平外在的事事物物呢?答案是…幾乎全部都急著「往外」!因為看起來此刻內心的不安,全都是因為外在的某個不如意的人事物所引起的!

這看起來好像是很對的,但人們忽略了一點,此刻那個「不舒服的感覺」,是發生在你的內在還是外在呢?談到「感覺」當然是發生在你的身上!而剛剛你說要找回失去那份安寧的感覺,應該往內在還是外在去努力呢?你也曾回答「內在」!而此刻當人們感到內心的不安時,他們都往內去安排還是往外呢?此時每個人卻都往外!這便是第一個令人陷入撲朔迷離的地方了!因此這點有必要再加以說明。

 

很多人以為等他們只要掌握了生活中的每一項元素,就會擁有安寧與滿足,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事情總是層出不窮的,想要「掌控一切」這並不是他們能力所及的。世上沒有任何人能掌控一切,就算世上所有大小戰爭都被你熄滅了,大小事件都被你擺平了,你已非常成功了,但只要你內在的動盪與戰爭還在進行,那麼不論你多麼成功,你仍然得不到安寧與滿足,那些外在的成功對你而言,也都變得毫無意義了!

因此你要相信,你在身外所追求的一切意義,最後都得在你的「內心」中發生,你所追求的一切安寧與滿足,也要在你的「內心」去感受,否則它根本沒有意義,因此你一生所追求的並不在外!外在有可能是一個可以引起你不安或滿足的媒介,而不是不安或滿足的本身,它只是個會騙走你的注意力的幌子而已!因為外境的變化能不能造成不安或滿足,還要看你的「內心」去怎麼感覺,因此外在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反之,若是你的「內心」能存在著安寧、祥和,那麼不論外在任何的處境下,你都可以感受得到安寧、祥和。這點則是所有外在的努力無法比擬的。

 

因此想要得到你理想中的人生,你的首要工作便是明白你的「內心」!一旦你懂得在你的「內、外」間劃清界線,就非常容易看到外在的一切並非你所追求的,它只是一個幌子、一個媒介而已。將你所追求的滿足與安寧寄託在外物身上,那將是再動盪也不過的事了,因為外物的本質就是如此!

 

看看你的「內心」吧!真正的滿足只在你的內心發生,它當然也可以藉由外在的任何原因而得到短暫的發生,但你也可以不需要任何原因就能一直享有它,因為它是與生俱來的,它本來就存在你的內在,重點是你得要學習去認清它,去讓它發生在你的內心而已!

 

然而湊巧的是,大部份你感受到內在的安寧與滿足時,外在的境遇大多恰巧也都在你所滿意的情況下,這使得人們非常堅固的以為,要得到內心的滿足之前,必需將外在的一切都擺平、都安排妥當才行,正因這個錯誤的指引,使得我們不斷的往外物去奔忙了一輩子,最後仍然不能掌握到你所想要的那個安寧與滿足,因為外物的本質總是在變化、在動盪!

 

但你別誤會這個說法是叫你拋棄外在的一切,讓它隨意去潰敗,不是的!你應該盡量去安排、去追求外在的一切美好,但不應當在追求的過程中,或追求不到時,被煩惱所包圍,你有能力在外在未安排妥當前,就已經全程享受到那份安寧與滿足!這份滿足不必等到一切安排妥當後才能擁有!若是這樣的話,那你所能擁有它的時間未免也太短了!況且就算外物都被你一一擺平了,你一定能握有那份安寧嗎?這真是個大問號!因為那份感覺根本就不在外!而我們卻常常忽略這個唯一的目標,不斷的在錯誤的方向上努力。就如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九」裡面所說的: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善男子,當修學者,但有一德,是人應住阿蘭若(寂靜解脫)處,求無上道。

(譯:那時佛陀告訴彌勒大菩薩說:你們這些善信啊!正在修行的人,只要能行持一個好的法門,這個人就可以證入到非常寂靜解脫的境界,求得無比殊勝的道。)

云何為一?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住止阿蘭若處。

(譯:要行持哪一個殊勝的法門呢?即是“觀察到一切煩惱的根源,就只發生在自己內心的位置上”。找到了內心這個煩惱賊窟的位置後,才有辦法證入最寂靜解脫的境界。)

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驅打,但逐瓦石不逐於人。未來世中住阿蘭若新發心者亦復如是。

(譯:修心為什麼一定要先找到內心這個煩惱的賊窟呢?譬如一隻瘋狗被人追打,但這瘋狗只追咬打在它身上的瓦石,卻不追咬丟出瓦石的人。未來末世發心想要追求寂靜解脫之道的修行人,也會犯了和那瘋狗完全相同的毛病。)

 

佛陀這段話的意思是:修心的人常常找錯焦點,一個修心的人沒有先在自身上,找到使他煩惱不堪這個內心的賊窟在哪兒,卻以為努力擺平外在的一切,就可以得到清靜解脫,最後當然是徒勞無功了。

 

不幸的是我們往往在這個重要的關鍵上混淆不清,因而使得這個「內在的主角」被混淆於外在的種種變化境遇之下,使你永遠無法發現它的存在,並也誘使你整日往外的去安排、去擺平、去追求…最後你發現始終還是無法真正的擁有它,就這樣,你平白浪費了你一輩子應該都能享受到這安寧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