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忠經】報國章第十七

張慶祥 講師

【忠經】報國章第十七

報國:盡己之力報效到國家。

為人臣者,官於君,先後光慶,皆君之德,不思報國,豈忠也哉?

做人臣的,受君上的委託而有了官職,因此在職務上有很好的表現,先後所得到的榮耀及福利,都是起因於當時君上的知遇之恩,才能有今日的局面。這時如果不盡心盡力去報效國家及君上,哪還能算是有點忠心的人呢?

君子有無祿而益君,無有祿而已者也。

已:停止、不思回報、毫無作為。

一個君子有不曾當官領過俸祿,還能報效國家做出對君上有益的事;絕對沒有領著君上的俸祿,卻絲毫沒有一點作為去回報君上的事!

古人常說:「受人點滴,泉湧以報。」這是古人凡事不敢忘本的敦厚情懷,但這種敦厚的情懷現在已經越來越淡薄了,甚至常有忘恩負義的情況發生,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做錯事了呢!

曾經有一個黃庭禪的學員,他是一個很大企業的副總裁,比起一般人來說,薪水可以說是非常的高。有一天他來問我,說他們那家公司的業績,幾乎大半都是他的能力帶領一批手下做出來的,較大的訂單也都是他要親自出面才簽得下來的,而他評估了一下他所領到的薪水,與他替公司賺進來的大筆財富,簡直不成比例,他覺得心裡很不平衡,因此有幾次他就趁機在廠商之間拿點回扣,好消消他心頭的怨氣,他問我這樣可不可以?

我說這做法不符合正人君子的作為!他說:「那正人君子就一輩子領這樣單薄的薪水嗎?」我說:「你的老闆因為你能力凸出,升你為副總裁,讓你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信已經待你不薄。且正人君子當人家的職員,若覺得薪水不合理,可以大方磊落的向老闆請求加薪,不必暗地裡拿回扣。」

他說:「若是老闆不答應呢?」我說:「老闆有他的選擇,你得尊重他,而你也有你的選擇,老闆也得尊重你。若老闆不答應加薪的話,你還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留下來領目前的薪水,但一個君子若決定留下來,就表示你認同老闆用這份薪水來換取你一天八小時來付出,因此往後就不能在老闆背後發出怨言,也不能再對外面的廠商拿回扣了;而第二條路是你覺得薪水還是不夠,你可以告訴老闆說,如果薪水再不提高的話,你將會離開公司自己去外面創業。我想任何人都有自行創業的權利,老闆也不能說你不對的。」

他接著說:「如果我去外面創業,我就要把以前我所建立的客戶都帶走,這我得在還沒離職前安排好!」我說:「一個光明磊落的君子也不這麼做的!」他說:「啊!不這麼做的話我憑什麼出去創業?我在這裡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嗎?」我說:「君子想到自己的利益之前,也會想到別人要怎麼生活!若是拿著人家的薪水及時間,卻暗地經營自己未來的利益,甚至破壞人家的江山,踩著人家的鮮血站起來,這算什麼英雄好漢!」

他說:「可是那些客戶都是我一手建立起來的!」我說:「這是混淆是非的說法,那些客戶實際上是你的老闆給你機會,付薪水請你去為他建立的,你拿人錢財替人辦事本來是應該的,做出來的成績都應該是老闆的,怎能說是你的呢?

他說:「那麼這些舊客戶我都不能動了嗎?」我說:「不是不能開發,而是手段要光明。你還沒離職前就該為老闆好好工作,到客戶面前都得說老闆好話。你自己創業後雖然可以和以前的公司公平競爭,但話語間要感謝以前老闆對你的栽培,這才像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不要為了那一點利益耍小人的心機,傷了彼此的和氣。將心比心,我相信既使你是老闆,也不希望培養出一個會反咬一口的人吧。況且市場那麼大,你大可去開發別的市場,不要挖以前東家的牆角,這才是不失忠義本色的英雄好漢!」

就像以上這樣想法的人,在現今社會還不多嗎?這些人已經顛倒了是非價值,犯了錯誤還一點都不覺得,挖人牆角變成是理所當然的,領著薪水卻不認真工作,整日混水摸魚,還得意洋洋的樣子。比起古人,受一點他人的恩惠就不敢忘記,領人一點薪水就想要加倍努力回報的情懷,真是天壤之別,這真是值得服務於現代職場上的每個人,以及正想要離開職場去創業的每個人,所應深切省思的啊!

報國之道有四,一曰貢賢,二曰獻猷,三曰立功,四曰興利。

猷:良策。

報效國家的辦法有四種,第一是為國保薦賢才,第二是為國家獻出好的策略,第三是為國家建立功效,第四是為國家開闢財利、物資及各種方便有利的事。

賢者國之幹,猷者國之規,功者國之將,利者國之用,是皆報國之道,惟其能而行之。

規:法度。  將:壯盛。

有了賢才國家才有棟樑,有了善策國家才有好的法度,辦事有功效國家才能日益茁壯,物資充足便利國家才能運用自如。這個都是報效國家的方法,只要個人就自己能夠做得到的去做便是了。

詩云:「無言不酬,無德不報。」況忠臣之於國乎。

詩經上說:「聽人說一句好話,沒有不報答的;受人一丁點恩德,沒有不回報的。」何況一個忠臣蒙受國家的浩大恩澤,哪裡可以不思回報呢!

歷史上有「一飯千金」的報恩故事,漢高祖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生活非常困苦。那時侯他時常到河邊釣魚果腹,但仍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釣魚的地方,有個老婆婆很同情韓信的遭遇,常拿飯施捨給他。後來韓信替漢高祖打下了江山,被封爲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老婆婆的恩惠,便命人送酒菜給老婆婆,還外加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這就是古人「受人點滴泉湧以報」的情懷。回想一下現代人的心態,身為一個國家的公務員,或是一個企業的員工,曾經受到君上的知遇信任之恩,才有機會在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那麼是不是應該要盡上心力去報答他的團體及君上的恩惠呢?反觀時下一般人,在工作上一有了傑出的表現之後,常常就生出驕縱的心,開始覺得這個團體之所以有今日都是他的功勞,開始覺得沒有他不行了,或是在已經非常高的薪水下,還要求再更高的酬勞,有的在要求不如意時,還會回過頭給團體致命的一擊,以便獲得所有的利益,要不然就是開始怠忽職守,這真是與古人的知恩報本相差太遠了。

全章總結:

這一章是說,知恩圖報是為人的根本,無論做官的,做百姓的,總要體認到人人每天受到國家及團體的護佑養育,因此人人都要盡心盡力去報效國家及團體才行。而要怎麼樣去報效國家團體呢?不外為國舉薦賢才,條陳善策,建立功效,開闢物資財利等辦法而已。能做得來一樁,就算報效盡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