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忠經】忠諫章第十五

張慶祥 講師

【忠經】忠諫章第十五

「忠諫」是直言以使君上改過遷善的意思。為什麼臣下有時要對君上行忠諫,而不是全部聽從君上的命令即可呢?這是因為要使國家或團體更好的關係。以下我舉「孔子家語」裡面的一段對話來加以說明: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

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者君問丘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

子貢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臣從君命貞,奚疑焉!」

孔子曰:「鄙哉賜,汝不識也。昔者明王萬乘之國,有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千乘之國(諸候),有爭臣五人,則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卿大夫),有爭臣三人,則祿位不替;父有爭子,不陷無禮;士有爭友,不行不義。故子從父命,奚為孝?臣從君命,奚為貞?夫能審其所從之謂孝,之謂貞矣!」

譯:

魯哀公問孔子說:「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是孝嗎?臣子聽從君王的命令是忠嗎?」連問了三次,孔子都不敢以正理回答。

孔子快步走出來之後,把剛才那段對話告訴子貢說:「方才國君問我說“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是孝嗎?臣子聽從君王的命令是忠嗎?”連問三次而我沒回答他,子貢你認為他的說法對不對呢?」

子貢問孔子說:「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當然是孝,臣子聽從君王的命令當然是忠,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孔子說:「淺見得很啊子貢,你這說法沒見識啊!古代的明王所訂定的規則,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天子,下面要設七個能諍諫的臣,那麼君王就不會犯下過錯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候,下面要設五個能諍諫的臣,那麼國家就不會危險了;擁有百輛兵車的卿大夫,下面要設三個能諍諫的臣,那麼祿位就不會被侵奪了;同樣的,一個父親下面有個能諍諫的兒子,就不會去做無禮的事了;一個追求道德學問的人身旁有個能諍諫的朋友,就不會去做沒道義的事了。因此如果做兒子的不辨是非,只要父親說的話都聽從,怎能說是孝呢?如果做臣的不辨是非,只要君上說的話都聽從,怎能算是忠呢?必需要能夠明辨是非,對的才能聽從,不對的不能聽從,這才叫做孝,這才叫做忠呢!」

經由以上這段對答,讓我們更清楚古聖先賢對「忠」的定義,可真是非常的公平圓滿的呢!「忠」是讓君上做對的事,做符合公理的事,並且還要避免君上胡作非為。因此忠臣的職守是要替大眾維護正理,不是只聽君上的話而已。君上有任何不對的事,忠臣不能不力爭到底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把「忠諫章」提前說明,為的是減低學者長久以來的誤會與抵抗。現在我們看「忠諫」章的本文…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於諫。

大公無私的忠臣事奉君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能對君上適時的直諫。

下能言之,上能聽之,則王道光矣。

王道:以仁義公德服天下的政治。

一個君上如果有過錯,臣下能正直的說出規勸君上。而君上聽了過錯,也有那個雅量去改正,那麼君聖臣明,以仁義治天下的王道就能大放光明了。

諫於未形者,上也;

規諫君上的過失,最好要把握在那個過失的心意還未形成,或是還未造成任何過失事實的時候就在無形中規諫好了,在無形中避免掉了,這是忠臣最高明的規諫辦法了!

諫於已彰者,次也;

在過失的心意已發出來,或過失的事實剛剛發露出痕跡的時候,做臣子的就趕快去進行規諫,這是次一等的規諫辦法了!

諫於既行者,下也。

等到君上的過失已經造成傷害事實的時候,臣再去行規諫,這已經是最下等的規諫辦法了!

違而不諫,則非忠臣。

君上的行事有過錯,不符合國家或公司的整體利益時,而做臣下的卻放任他,不敢在君上面前去盡規諫的職責,使事情往不利公眾的方向發展,這就不配稱為「忠臣」了。

(說這句話便可以看到,古聖先賢眼中的「忠」字,並非承順著君上的過錯,而是盡力去維護正理之意。可惜到了戰國時代,被那些佞臣奉承阿諛的作為,徹底曲解了忠的意思。致使後代子孫,一想到要盡忠,就斥為迂腐,這實在是我們對古人的誤會所致。)

夫諫,始於順辭,

講到這個規諫,一開始的時候要秉持和順的口氣,委婉的把義理加以說明。

中於抗議,

若是重要的事情用和順的口氣去規諫,卻絲毫達不到效果的話,忠臣為了大局著想,接著就可以用比較激烈一點的態度或口吻,正色直辭的去與君上抗爭及辯論;

終於死節,

死:不一定是生命的死,在一個團體或公司而言,可類比為離去該職務。

若是面對一個攸關國家興衰或眾生無數性命安危的重大錯誤,已經用了各種委婉或激烈的爭辯方式,君上依然不從,最後忠臣只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或是不惜掛冠求去,用這種最激烈的手段來向君上爭諫,以便挽救一個可能危及眾生生命的局面發生。

(這一節讓我們知道,如果君上的過錯可能危及多數人的利益或安危時,那麼做一個忠臣的,可以不計個人利益,用非常激烈的手段來諍諫。這樣的方式,類比於現代的團體或公司,如果屢次諍諫不聽,也不必在職場上日日爭吵不休,那時就可以選擇掛冠求去了。)

以成君休,以寧社稷。

休:作德心逸曰休。盡善盡美的意思。

但這種激烈諍諫的用意,並非想要讓君上難看,也不是想傷害君上,而是希望君上有痛定思痛的改過機會,讓芸芸眾生免去一場災難,進而保全君上及團體的美名,並使國家或公司更安寧穩固。

(這觀念很重要,忠臣諍諫的目的,是希望君上的德行更完美,是希望國家或公司更安寧鞏固,而不是為了對抗誰或傷害誰。這種顧全大局也顧全君上的美德與用心,才是真正無私的精忠。這是我們身處在任何團體中時,所應抱持的態度。)

書云:「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聖。」

書經上說:「木頭依著墨斗的繩線去切割,就能方正筆直了;君上依著良臣子的規諫去行政,就會聖明正直了。」

(這說明一個臣下能必需具有忠諫的勇氣與美德,才是忠臣應盡的職責所在。如果看到君上領導著團體往錯誤的路上走,還當作若無其事,每個月領著薪水卻絲毫不盡忠諫的職份,那就只是混碗飯吃的人了。)

全章總結:

這第十五章是說做忠臣的,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在規諫君上的過失,而且最好在事情絲毫沒有露出形跡的時候,早就深謀潛運,預先扶正好了,這才算是最好的規諫辦法。所以好的股肱良臣,見到君上稍微有點不是,總得要去諫一諫,而在這規諫的過程中,還要懂得拿捏方法和順序,不是不論大小事都要語言刺觸、批評漫罵,或是小小的事情也拼了命去死諫,或動不動就要辭職,若是這樣,那個好諫的臣豈不反而成了團體的亂源所在了!

以下我舉孔子家語裡面的一段話,來說明諍諫的種類:

孔子曰:「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諫。唯度主而行之,吾從其風諫乎。」

譯:

孔子說:忠臣諫君的方式有五種不同義理的方式。

第一種叫譎諫。(譎ㄐㄩㄝˊ是欺騙、迂廻之意。也就是不直接頂撞,而是採用轉個彎、打個比喻的方式,以達到勸諫的目的。)

第二種叫戇諫。(戇ㄍㄤˋ是愚魯直爽但又不失趣味之意。)

第三種叫降諫。(就是用卑恭委婉的方式去勸諫之意。)

第四種叫直諫。(就是直接引述正直的先聖之理以勸諫君上的辦法。)

第五種叫風諫。(風就是諷,講課時打個譬諭去諷刺時弊。因不是針對某人,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叫做風諫。)

忠臣在進行諫言時,要先考量君主的習性適合什麼諫言的方式,然後才去行諍諫。

原來諍諫還有那麼多的方式可以選擇,以下我舉幾個古代的諍諫案例,來讓我們學習諍諫的智慧及辦法。

例(一):

齊景公喜歡捉鳥玩,便派一個叫燭鄒的人專門管理鳥兒。有一天燭鄒不慎讓鳥飛逃了,齊景公大為惱火,下令要立刻殺死他。宰相晏子聽到起身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讓我數落他一番,然後再殺,讓他死個明白。」景公高興地說:「好」!於是把燭鄒叫進來,晏子便一本正經地說:「燭鄒你知罪嗎?你為國王管鳥卻讓牠逃走,這是第一條罪狀;使國王為了鳥而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這事傳出,讓天下人認為我國重小鳥而輕士人,敗壞我們國王的名譽,這是第三條罪狀。你真是罪該萬死!」說完,馬上請求景公下令斬殺。可是景公卻說:「不要殺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這真是譎諫的好例子,轉個彎反而達到諍諫的目的,一點也不傷和氣,非常有智慧。)

例(二):

有一天唐太宗朝罷回家,怒氣沖沖地說:「終須殺此鄉巴佬!」皇后問:「皇上在跟誰生氣呀?」「還不是那個宰相魏徵啊,竟趕當眾指責我!」過了一會兒,皇后換了喜慶日才穿的衣服出來,跪拜太宗。太宗大驚,問:「這是為何?」皇后說:」「妾聞主上聖明臣子忠良,魏徵直言,正是大家聖德之福,所以妾向你慶賀!」太宗立即轉怒為喜,不再想殺魏徵了。(這真是戇諫的好例子,雖有點魯直,像在辦家家酒,令人想來一笑,頓時火氣全消。)

例(三):

衛國蘧伯玉賢明而靈公不採用他,佞臣彌子瑕是個不肖的小人,靈公反而任用之,忠臣史魚屢次進諫,要靈公用蘧伯玉,但靈公不從。有一天史魚生病將死了,命令他的兒子說:「我在衛朝,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這是我做一個人臣而不能匡正國君的過錯。在生時不能正君,那麼死後就不配用大臣的喪禮。在我死後,你不要把我放在正位,要把我放在窗戶下,這樣算是你對我已經盡上安葬之禮了。」史魚死後,他的兒子聽從父命,把屍首隨便放在窗下。

靈公聽說史魚死了,跑來吊喪,看到史魚被放在窗下,覺得非常奇怪,於是問他的兒子。史魚的兒子把父親的遺言告訴靈公。靈公聽完後悵然若失的說:「這是寡人的過錯呀!」於是叫史魚的兒子,把史魚的棺木放在大堂的西階(往生者的正位),然後叫蘧伯玉來任官,又退掉彌子瑕的官位。孔子聽了這件事之後說:「古代的為臣的諍諫,諫到死也就罷了,沒有像史魚這樣,到死都還在屍諫,最後終於能感動他的國君。這樣的人還能說他不正直嗎!」(這真是一個直諫的好例子,直到連死了都還要諫。)

所以論語才有這麼一段話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說這史魚真是太正直了呀,國君有道的時候也是直得像箭一樣,國君無道的時候也是直得像支箭一樣的永往直前。」這種為了國家的正直與勇氣,絲毫不畏懼國君的權勢,真是令人佩服。

從以上這幾個諍諫的案例可知,古聖先賢所提倡的忠,並非逢迎一人的小忠,而是顧全大體的大忠。為了顧全這個大體,忠臣常常會有各種向上諍諫的場面發生的,這就解決現代人一個天大的誤會,好像盡忠就是不論事情對錯全部聽命於君王,盡忠就是不能發表意見等等的誤會。

為了國家或團體能更好,君上有錯的事,當然臣下必要諍諫才是忠;但若君上做了對的決定,那麼臣下要不要聽從呢?當然是要聽從才叫忠啊!以下幾個章節,所說的就是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在君上決定了正確的決策之後,臣下應該如何盡我們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