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忠經】揚聖章第十三

張慶祥 講師

【忠經】揚聖章第十三

揚:發揚。聖:聖明的君德。揚聖:發揚君德的聖明。

君德聖明,忠臣以榮,君德不足,忠臣以辱。

若是君上的德行聖明,忠臣去事奉他必定也會感到與有榮焉(覺得不愧職守);若是君上的德行不足,忠臣去事奉他必定也會感覺到慚愧(覺得有愧職守)。

不足則補之,聖明則揚之,古之道也。

一個做忠臣的,若是君德不足,做臣子的應該要設法去補足君上的德行;若是君德聖明,做臣子的應該要把君上的德行宣揚開來,讓舉國上下與有榮焉,這是古代做一個忠臣的基本道理!

是以虞有德,臬陶歌之;文王之道,周公頌之;

虞:舜的國名,此處指舜。

臬陶:堯舜時的士師(類似今日的司法院長,管獄政的)。

因此虞舜有聖德,忠臣臬陶就想盡辦法去歌詠他;文王懷有聖人的道,忠臣周公就設法頌揚他。(使國人都知道君上的聖德,而感到無比的光榮。)

宣王中興,吉甫誦之。

宣王有中興的功績,忠臣吉甫,就設法稱頌他。

宣王中興:宣王是周厲王之子,西周王朝到了後期,貴族日益腐朽,不斷搜括錢財,壓迫百姓和奴隸。周厲王即位後,對百姓和奴隸的剝削壓迫更重。他獨佔山林川澤,不許百姓打獵、砍柴,誰議論他,他就把誰殺死。人民忍無可忍,到處都有人起來反抗,西元前842年百姓們拿起武器衝進王宮,發生暴動,周厲王倉皇逃走。西周從此哀落下去,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宣王即位以後,在周定公和召穆公的輔助下,他內修政事,努力法效文、之遺風,使原來動盪不安的局面逐漸趨於安定。接著,又對亞允、西戎、徐戎和荊楚等民族進行了保衛戰,從而使得諸侯恢復宗周。這段過程史稱「宣王中興」。

吉甫:尹吉甫,周宣王的太師。

故君子臣於盛明之時,必揚之,盛德流滿天下,傳於後代,其忠矣夫。

所以一個正人君子為臣,在國家極興盛,君上極英明的時候,必定會去宣揚君上的聖德,

使君上的盛德流佈天下,傳揚於後世,這樣才算是盡了臣子所當盡的忠啊!

全章總結:這一章,是說做臣子的,遇到聖明的君上,天下安樂太平,那是極榮幸的際遇,此時為臣子的千萬不可居功,而要把君上的德行宣揚出來,使舉國向心力在國君的身上,也使後代的人得以效法。

我們知道不居功的人是有德行的人,然而真的要你做出不可居功的德行,去把功勞歸給君上時,大多數現代人的內心總是忿忿不平:「為什麼我的功勞都沒人看到呢?明明是我做的功勞,當時如果沒有我,他怎麼有今天呢!」等等,有這種想法的人,絕對不肯去宣揚君德的。這種與君上爭功的人,在古聖賢的眼中只是個邀功的小人,這哪還配做什麼忠臣呢!

舉個現實的例子來說,好比一家公司派人到分處去帶一組人時,那個被派去的人,從來都不提到派他來的上司,也不談談派他來的單位,所談的都是自己的理念,從來不努力的把上下的心拉在一起,那麼這人想要隱瞞上司的美德,創造自己的聲名,獨攬員工向心的意圖,可謂非常明顯了!這種居心的人,哪裡肯去宣揚君上的美德呢!

或者你會覺得這樣做也沒犯什麼大錯,但若是古人再世,若不是批判這人居心叵測,就會說他是小人或奸臣了。實際君上之所以聖明,乃是出自臣下的功勞,若非臣下時時的輔助,見到君上有善就勸,有過就諫,否則君上也不能造就聖明的地步。因此君上的聖明,正是有滿朝忠臣同心協力的效驗,所以說宣揚君德,更讓人感受到他的下面必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臣子,在為他奉獻付出, 而若是君上無德,也是滿朝文武的羞辱,因此可以說是君德越宣,而臣德越明。古代的忠臣之所以願意宣君德,是因為有”功成而不有”的氣肚,也是因為要報答君上的知遇之恩而已,這種忠臣的做法,與居心叵測的奸臣來比,真是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