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忠經】天地神明章第一

張慶祥 講師

【忠經】天地神明章第一

天就是天神。地就是地祇。神明指的是天神地祇之外,一切星辰山川諸神。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徵天休,忠之道也。

休:美好的。

從前在天下極太平的時代,有個極好的治理、管理的風範,做上位的,做下位的,都同心同德,因此,感動天心,各種美好的祥瑞都來相應,這就是忠的力量所致。

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人之所履,莫大乎忠。

凡是天所覆蓋的,地所裝載的,人所做出來的德行,沒有再大過於忠的了。

忠者,中也,至公無私。

忠的意思,就是將良心擺得公平中正,對國家、團體、領袖、學術、信仰、以及對真理、真道、對天地之正氣、對萬世之子民,甚至對公司、老闆、長官、自己,都要「至公無私」的意思。

由這句「至公無私」的經文看來,「忠」是為更大、更遠的公眾目標而努力,而不是僅是為了一個人盡私忠,或為一個人當奴隸而已。至於這一點,就讓我舉我的先師所說過的一段話來做說明:

「君臣之道如何?古早君王有道,則聖人輔之。若君王無道,聖人則苦諫,不從則去,故云:“聖人從道不從君”。(足見聖人之所以事君,不是為了一個國君盡忠而已,而是為了整個國家眾生的利益,這才是忠。)

父子之道如何?父有義則子當孝,父若不義則不能責子之不孝,故云:“孝子從義不從父”。(原來孝順不是連父母錯的話都聽命,而是挑對的聽,不對的要力勸,這才是孝道的真義。)

又云:“從順命不從逆命”(父親若叫你做不合道理、危害他人的事,可以不聽的)。

夫婦之道若何?夫有理則婦順從,夫無理則妻勸夫,夫若不從則下堂求去,故云:“妻子從理不從夫”。(所以古人也不會在極不合理的狀況下,還叫你死守著頑固的丈夫。)同樣的道理“弟子從仁不從師”。(仁是本性,若你所跟隨的師父,不能教導你啟動生生不息的本性,不能教你去利益他人的本性,也就可以離去了。)

從以上這段先師揭示的做人處事原則,我們可以知道,「忠」這個字是非常活潑公正的,是對著公理的,對著大體的,不是呆呆板板的對著一個人的私情奉獻而已!然而這個定義已喪失,致使現在的人對「忠」字的誤解還不少,甚至為了這個字還大肆批判孔孟,以為孔孟提倡「忠」字是想拍君王馬屁,想作君王的馬前卒而已!因此一提起「忠」這個字,便激起滿腔的忿忿不平!

但在孔孟學說裡面,對忠這個字的概念究竟如何呢?到底這個字只是叫我們去為君王做牛做馬呢?還是要我們做個大公無私的人呢?不如讓我舉幾則論語孟子裡面的片段,以便徹底瞭解「忠」這個字在孔孟的心目中所代表的意義。

論語: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路問事奉君上的道理。孔子說:忠臣不欺瞞君上,但君上做錯事,可以不惜犯顏諍諫的。)

孟子日:「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孟子說:君上犯錯時能勇敢的指責他的過錯,才是忠臣對君的恭;能教導君上好的德性,避免不好的行為,才是忠臣對君的敬;只是在背後批評君上,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不能對君上的昏庸有任何建樹,這種臣就與偷俸祿的賊沒兩樣了。)

 

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

(孟子說:一個昏君若毫無罪過就殺了一個基層的公務員,那麼做大夫的就可以掛冠求去,離開這個國家了。一個昏君若毫無罪過就殺了一個百姓,那麼基層的公務員也可以離開他的職守而遠走他鄉了。)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孟子說:對於國家來說,百姓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國家的利益是次要的,而君王的利益則是擺在最後的。因此身為諸侯者,如果作為違反國家及人民的利益,或是造成國家社會的不安,嚴重者甚至可以請他下台,換一個有德行的人來領導國家。)

從以上幾則孔孟的遺文中看來,孔孟所提倡的「忠」,是非常大公無私的大忠,不是逢迎拍馬的小忠,是可以直接對君上犯顏直諫的,甚至可以換一個更好的人來領導國家的,好比當時國父推翻滿清,不正是在實踐孔孟為國為民的理念嗎?如此的大公無私,怎麼會被誤會成是諸候的馬前卒呢?這些批評孔孟的人真是沒把論語孟子讀完呀!

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忠」字,不僅是對君上一個人盡忠,更重要的是為國家百姓盡忠;不僅對你的身心有益,對國家社會更有益。因此每個人應該放下歧見,好好的來研究這個「忠」字才對!

天無私,四時行;

天沒有私心,所以春夏秋冬四時運行從不間斷;

地無私,萬物生;

地沒有私心,所以動植礦土萬物生長,也從不間斷;

人無私,大亨貞。

亨:通達。 貞:正而固,即忠也。

如果人能夠沒有私心(忠),自然四通八達,正當而穩固,任何地方都行得通的。

這讓我舉論語的一段話來加以說明: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子張問什麼是可以到處都通行得開的辦法。孔子說:說話大公無私誠信正直,舉止為莊重恭敬,如此雖是蠻夷之幫也到處通行得開的。如果說話不公平誠信,舉止行為不莊重恭敬,雖然就在自己的鄉里,能到處通行得開嗎?)

忠也者,一其心之謂矣。

忠的道理,就是專一他的心志在真理上,專一在國家或團體的廣大福利上的意思。

古人所謂的忠是專一在大體的主軸上,而不只是專一在一個人的福利上。在孟子裡面,有這麼一段與齊宣王的對話,充份說明聖賢的這種心思。

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

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

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

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譯:

齊宣王問為卿或為臣的道理。孟子說:「王問的是什麼樣的卿呢?」

齊宣王說:「卿還有不同嗎?」孟子說:「不同的,卿有兩種,一種是來自君王同姓親族的叫做貴戚之卿;一種是與君王沒有親戚關係的叫異姓之卿。」

齊宣王說:「那請問來自君王親族的貴戚之親的為臣之道是什麼呢?」孟子說:「與君王同姓氏的貴戚之親(即共同享有天下的家族人員),碰到君王有大過錯的時候就要盡上向國君諍諫的職責。當反覆諍諫還不接受改過建議的時候,就應該要為了百姓,在同姓的親族裡,推舉另一位有德行的人來當君王才對。」(當時天下是私家的,故有此說法)

齊宣王聽了之後勃然大怒。孟子說:「君王請不要懷疑或生氣,君王問我,我不敢不把正理告訴你!」

過一會兒齊宣王怒氣稍微消了點,然後問孟子說:「那麼異姓之卿的為臣之道是什麼呢?」孟子回答說:「異姓的卿碰到國君有過錯時,就盡上諍諫的本分,但若反覆諍諫還不聽的話,就可以掛冠求去了!」

從以上這段對答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孔孟所專注的「忠」,是專注在為廣大生民設想的大忠,而不是拍君王馬屁的小忠。現在的人總是把孔孟所提倡的忠,說成是拍帝王馬屁的人才做的事,這都是犯了斷章取義的毛病所致。

為國之本,何莫由忠。

治理國家想要得到根本的話,哪件事情能不從「忠」這個字出發呢?

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神明,而況於人乎?

忠的用處,能夠堅固君臣的份位與情意,能夠安定國家社稷,能夠感格天神地袛,感動山川神明,何況是尋常的一個人呢?

夫忠,興於身,著於家,成於國,其行一焉。

忠這個字,發端於自己一身的行持,到彰顯家世的德行,到幫助一個國家興旺成功,名目雖然不同,然而所用的忠,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樣子而已。

是故一於其身,忠之始也。一於其家,忠之中也,一於其國,忠之終也。

因此,能專一大公無私的忠心在自己身上,就是忠的開端;能專一忠的心志實踐在自己家裡,就是忠的德行已做到一半了;能專一忠的心志實踐在他自己的國度裡,就是忠最偉大的成就了。

講到這裡,讓我來舉段孟子所提到的例子,說明古人如何在自己的國家裡專一於大公無私的忠。

「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已也,復歸於亳。」

譯:

商湯的孫子太甲繼位後,徹底顛覆了商湯建立的治國大法,老相國伊尹為了天下眾生的安危,就把這不肖的君王暫時安置到「桐」這個地方去。經過三年的教育,太甲終於懺悔自己的過錯,對過去的錯誤深深自責,並改正這些錯誤。又在桐這個地方學習仁義三年,完全聽從伊尹的訓悔。伊尹見太甲改過之後,又迎請太甲回到首都毫這個地方,重新登上君王的寶座管理天下。

從這段伊尹的作為可以清楚的看出,古代真正的忠臣,不是只專一在對君王的忠而已,更重要的是專一在對天下眾生的忠,他既不愧對自己的國家,也不愧對自己的君王,這才是「大公無私」的忠,這才是「一於其國,忠之終也。」

身一,則百祿至;家一,則六親和;國一,則萬人理。

治身能專志於忠(無私),各種福祿就自然到來;治家能夠專志於忠,六親自然安祥和樂;治國能夠專志於忠,天下百姓自然治理得有條不紊。

書云:「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書經說:「要維護那份精粹無私的精忠,要信守那份大公無私的精忠。」

全章總結:

這第一章,是說天地神明及人,都歡喜忠心的人。因此人能夠忠心,就可以感動天地神明,當然更能感動人心。馬融解釋這個忠字,很精當,因為後世的人,都把這忠字誤會了,傾向去護持有位子的人的說法,而忽略了公理。

所以忠經開端第一章,先表明這個忠字的用處所包很大,忠用在自己一身,能夠一心做好人,大公無私,循規蹈矩,這就是忠;忠心用在自己家內,能夠一心孝養父母,友愛兄長,也就是忠;忠心用在自己國家,能夠大公無私的在職位上「致君於堯舜、治民於太平」,輔佐君上為民謀福,那是忠的最大成就了。

忠這個字是從修身來的,從大公無私的存心來的,所以說一於其身,是忠之始。若要將來能夠忠心做國家的事,總要從現在的身心中修來,纔算是有本有末的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