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名:論語CD(六) |
|
內容摘要: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佛法固然高妙,但用到日常生活中,
該是什麼樣貌呢?
不外就是孔子在論語中所示範的氣節啊!
聖賢仙佛應該要心念眾生
而肩負起治世的使命嗎?
如果是的話,孔子無疑已做了最好的表率了! |
■ |
書名:六祖壇經CD |
|
內容摘要:煩惱即菩提的大解脫
原來「時時勤拂拭」仍屬造作
原來「無念」不是腦中「沒有念頭」
原來「空心靜坐百無所思」,也是一種執著
|
■ |
書名:道德經CD |
|
內容摘要:說得出來的都不叫道,那麼說不出來的又是什麼呢?
無為是什麼都不做了嗎?
柔能勝剛是什麼都不堅持了嗎? |
■ |
書名:莊子CD |
|
內容摘要:心齋坐忘的真境
乍看下莊子喜歡批評儒家,難道儒道真的不和嗎?禮教究竟是利?還是害?出世法與入世法真的不能相融嗎?無為與有為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嗎?是是非非中究竟熟是熟非呢?且看聖賢中的怪傑,如何善用一篇篇的寓言,引領我們進入心齋坐忘的真境。
|
■ |
書名:五常 / 仁義禮智信 CD |
|
內容摘要:仁義禮智信的真義是什麼?
這五個字彼此間的關係是什麼?
其意義與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有什麼差距?
為什麼五常在本性裡早已具足? |
■ |
書名:黃庭禪坐CD |
|
內容摘要:黃庭禪坐CD |
■ |
書名:失落的內心 |
|
內容摘要:感受一下「內心」的位置… |
■ |
書名:金剛經CD |
|
內容摘要:金剛經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陀指引上乘者洞澈本心本性的大智慧盡在金剛經… |
■ |
書名:心經CD |
|
內容摘要:佛陀一生的智慧精髓就在大藏經
五千卷大藏經濃縮後的精髓就在金剛經
三十二分的金剛經濃縮後的精髓就在心經 |
■ |
書名:撥雲見日---修行原理 |
|
內容摘要:修行沒有一定的辦法嗎?還是各說各話呢?
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書「撥雲見日…修行原理」終於出版了!
這本書把「大學」的前四十二個字,有關修行的不二原理解析得明白透徹,讓我們知道修行路上永遠不變的主軸究竟是什麼?
書的後面還附有講師的近著「失落的內心」,
這篇文章把修心路上的盲點,及黃庭的印證等,一一揭示出來了,因此這本書對有志修行的緣眾生,能有非常大的幫助。
|
■ |
書名:心即是氣 |
|
內容摘要:影響內心安寧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是過去的經驗?你的習慣?還是當下正在身中潮起潮落的氣血感受呢? |
■ |
書名:清靜經 |
|
內容摘要:本書作者張慶祥先生,將老子在「清靜經」裡面,關於「內觀其心」到底是觀什麼?怎麼觀?什麼是本性的自然?什麼是無?什麼是空? |
■ |
書名:中庸首章 |
|
內容摘要:什麼是性?性從哪裡來?性是什麼東西來構成的?你一剎那都無法離開的「性」在哪裡?到底要怎麼率性見性?又怎麼檢驗自己有沒有率性?當你返觀你的性真時要在身中的什麼東西上檢驗?喜怒哀樂與率性及修道到底有什麼關係? |
■ |
書名:發而中節 |
|
內容摘要:三心四相存在何處?七情六慾在哪裡發作?喜怒哀樂由什麼組成?喜怒哀樂到底可不可以發?什麼是喜怒的中節?喜怒哀樂都已經發了還怎麼中節? |
■ |
書名:心經釋義 |
|
內容摘要:什麼是自在?觀自在,觀的是什麼?五蘊到底在內還在外?什麼是空?如何透過自我的觀照而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與渡一切苦厄有什麼關係? |
■ |
書名:真修蒐證 |
|
內容摘要:修行的正路有幾條?可以隨各人的想法去修?還是必須依循一定的正路?修行的根本在內還在外?若是在內,那麼是內在的什麼?修行是不是只修一個空空淨淨的心就可以了?還需要什麼來配合? |
■ |
書名:淨相系列 |
|
內容摘要:心經中所謂「無垢無淨」,什麼是心中的垢?什麼是心中的淨?垢相對心的危害眾所周知,然而淨相為何不可存?淨相大略有幾種?它對修行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如何對它認識並加以去除? |
■ |
書名:飲食與健康 |
|
內容摘要:今世所奉行的飲食習慣是否正確?文明病的起因究竟從何而來?素食與葷食有何不同?究竟葷食有益?還是素食有益?葷食或素食對修行造成什麼影響? |